近兩米的熊熊“火柱”讓很多剛一步入爐具展區(qū)的人們驚詫駐足,饒有興趣地觀看和議論著眼前的這臺有點奇怪的爐子“生物質篝火爐”。
記者在石家莊爐具展覽會現(xiàn)場看到,這臺奇怪的爐子火口處罩著一個一米多高的玻璃罩子,熊熊燃燒的火焰從爐體中騰躍而起,近兩米高,尤如一條火龍直竄上去,即使正值白天依然能讓人感到一種火的力量和美感。
在眾多“很美”、“很漂亮”的贊嘆聲中,朱宏鋒欣慰地說:“美就夠了。壁爐,在國外成一種文化,幾乎家家有。爐子,在中國也一樣,也是一種文化。 這臺爐子就是讓我們中國人能夠感受到火不只是用來燒水做飯,還可以用來欣賞,愉悅我們的精神。”朱宏鋒稱,西方人對火很崇拜,歐美人之所以把有壁爐的房子才稱為家,就是他們認為帶火的壁爐不只能帶來溫暖,還是美的源泉,是精神的寄托所在。而我們中國人大多認為火只是生活中的實用“工具”,很少有人去發(fā)現(xiàn)和欣賞它的美。
這款“中看不中用”的爐子叫篝火爐,目前在國內外還從來沒有人想到,更別說做出這種爐子,在國內市場上可以說獨一無二。下一步他還準備在爐體附加上音箱、USB插口等設計。這樣,在篝火晚會上、大型慶典儀式上、旅游景區(qū)等地方,都可以隨時隨地點燃篝火,響起音樂,滿足人們日益多樣的精神文化需求 。
“關鍵是這種篝火爐是燒生物質的節(jié)能爐,燒的是生物質顆粒燃料,因而比起傳統(tǒng)用木材直接燃燒的篝火更加節(jié)省資源,不冒煙、更環(huán)保;特制的耐高溫玻璃罩也使得篝火不會受到風雨雪的影響;火力大小的可調控和玻璃護罩,也讓篝火更加變化多彩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