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十堰市小型沼氣工程建設,在國家和省級項目投資的拉動下,得到快速發展,建設規模以每年百處以上的速度遞增。小沼工程的快速發展,有效化解了養殖業面源污染和農村生活用能的矛盾,解決了種植業有機肥料短缺的問題。加快了清潔低碳走進農家、有機生態走進農業、綠色環保走進農村的進程。成為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之一。但是,隨著小沼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項目監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建好管好用好小沼工程,持久發揮項目投資效益,是我們農村能源部門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也是對我們履職盡責情況的檢驗。如果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那么小沼工程建設勢必會走以往戶用沼氣發展的老路,勢必會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造成項目投資的巨大浪費。因此,認真分析我市小沼工程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這一認識,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市能源辦組成調研組先后分別深入北三縣和南三縣,就小沼工程運行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小沼工程建設現狀
據統計,目前全市小型沼氣工程項目共計劃立項585處,實際批復506處(項目計劃于實際批復有出入,是由于有些地方幾個小沼合建為一個導致),實際建成397處,在建57處。已建成的小沼工程中,正常產氣運行的325處,停運非正常產氣的72處。全市小沼工程供氣戶數達6179戶。
二、現場調研情況
此次調研采取現場實地查看和走訪業主和農戶的方式。調研組先后深入到鄖西縣、鄖陽區、丹江口市、竹溪縣、竹山縣和房縣,實地抽查了35個小沼工程的運行情況(見附表)。
(一)建管水平有所提高
從調研情況來看,目前全市小沼工程整體建設、運行情況良好,特別2014年全省小沼工程現場會后,各地在池型設計、建設標準和運行管理方面都下了一定的功夫,做了不少的工作,對小沼工程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起到了推動作用。市能源辦通過舉辦小沼工程標準化建設培訓班、組織各縣市現場巡回觀摩活動,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統一了技術標準,提升了工程質量和效益。推動全市小沼工程建設向預期方向發展。
實地抽查結果顯示,六個縣市區小型沼氣工程建設標準和使用情況,從時間節點上看,存在一個明顯的分界點,即2014年全省小沼工程現場會。現場會以前所建設的小沼工程,基本上全是戶用沼氣的擴大版,沒有預期處理池、沒有儲液池、沒有貯氣柜、沒有脫硫脫水裝置、沒有消防器材、沒有警示標志等。現場會后所承建的小沼工程項目,從池型設計到工藝流程、配套設施,都有很大改進,工程質量大幅提升。從使用情況看,2014年以前所建的小沼工程,大多數只是業主自己在使用沼氣,沒有為周邊農戶供氣。2015年以后建成的小沼工程除業主自己使用外,還向周邊農戶供氣,有些工程(如竹山金鑫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鄖陽區關門山村小沼工程)供氣戶數達到30戶以上,用氣農戶反應良好。
橫向比較來看,六個縣市區之間小沼工程發展水平不平衡。具體的講,在建設標準方面,鄖陽區、竹溪縣和竹山縣小沼工程建設標準高,基本上都達到省小沼工程設計要求,達到市辦培訓時提出的“六有”標準。主題工程和配套設施能做到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無論是在建還是建成的項目,有一種較好的整體效果。
在工程管理和運行方面,六個縣市區各有千秋,但鄖陽區小沼工程整體管理、運行水平較理想。一是有固定人員負責日常管理;二是向供氣農戶收取一定的費用(如關門山小沼工程、白竹溝小沼工程、竹山縣金鑫生豬養殖合作社小沼工程);三是區能源辦經常督促工程施工與技術人員深入項目現場,提供技術服務,排除技術故障。由于管理服務到位,各個工程一直保持良好運行狀態,用氣農戶沒有間歇性或者停止使用的,確保工程效益持續發揮。丹江口市生態能源局,為解決丁家營鎮二道河村移民安置點小沼工程管理難題(買料、換料、管護),主動找移民局協商,該市移民局已同意將該工程納入移民后補項目,每年補助20萬元用于小沼工程運行管理。
在綜合利用方面,各地均有一些亮點。如竹溪縣把沼氣工程建在浪谷細雨蔬菜基地周邊,用蔬菜廢棄物粉碎入池,與畜禽糞便混合產生沼氣,用固液分離的辦法,將沼液導入滴灌系統直接給蔬菜施肥,沼渣用作底肥,沼氣供給周邊農戶,真正實現了循環綜合利用。丹江口市辛喜玉家庭農場,業主常年堅持利用沼液沼渣種植果樹、蔬菜;鄖陽區關門山村,利用沼液灌溉種植蔬菜;成大牧業公司小沼工程所產的沼液沼渣除自己使用外,還提供給周邊的種植大戶,供不應求;鄖西縣塔拉莊園家庭農場,利用沼液沼渣種植玫瑰花,店子鎮大壩塘村2個種植大戶都利用小沼工程的沼液沼渣做底肥和追肥,每年節省開支在千元以上。竹山縣金鑫生豬養殖合作社小沼工程2013年投入使用后,業主和周邊種菜農戶,常年堅持使用沼肥,根本沒有買過化肥,農作物或蔬菜長勢明顯好于施化肥的農戶。
調研中發現,凡是綜合利用開展的較好的小沼工程,進出料及時,其產氣量足,供氣時間持久,工程運行狀態良好,反之亦然。
(二)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全市小沼工程建管過程中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1.建設標準有待進一步提高。真正能達到“六有”標準的小沼工程僅占三分之一。部分沼氣工程沒有管網標志、警示標語、操作規程和消防器材;有的甚至沒有獨立單元和貯氣柜。
2.實際供氣戶數普遍偏少,遠未達到設計要求。設計供氣戶數與已安裝供氣戶數、正在使用的戶數逐步縮水,呈遞減態勢。大多數沼氣工程設計供氣能力在30戶以上,但實際使用的戶數只有幾戶,甚至少數沼氣工程只有業主自己在使用沼氣,根本沒有向周邊農戶供氣,致使工程效益大打折扣。
3.工程正常運轉乏力,間歇性、季節性使用的現象依然存在。有些沼氣工程才開始使用效果良好,運行一年半載后,因種種原因,不能正常使用。有的入冬以后,根本不能向周邊農戶供氣,到夏季溫度升高后,又開始供氣。
4.工程建成后,未及時投入使用的現象在某些縣市比較突出。有些地方2014年的項目,2015年建成,至今沒有裝料,有的甚至連配套設施都未安裝到位,純屬半拉子工程。
5.配套產品、器材質量存在問題。一是沼氣流量表計數不準、失靈的現象較多;二是脫硫罐、管道破裂的問題和灶具質量問題在各地都有發現。三是少數貯氣柜設計和安裝存在問題,不能正常使用。
6.后續管理服務不到位。主要表現在沒有專職物管員;工程管理服務機制不健全,缺乏市場化管理手段。除鄖陽區和竹山縣少數沼氣工程實行有償服務外,其他絕大多數都是免費供氣,導致管理人員沒有積極性,用戶也沒有責任心,出現故障后無人問津;有些沼氣工程首次進料用完后,既無人出料也沒有人進料;有些沼氣發酵間結殼后不產氣,業主不知原因何在,不知如何解決;有些主管道破損或者貯氣柜漏氣也沒有及時進行維修;有些養雞或養羊場小沼工程,雞糞和羊糞未經預處理,直接入池,造成不能正常產氣。這些問題已成為小沼工程運行不暢、供氣不足的主要原因。
7.少數沼氣工程還存在安全隱患。比如有些沼氣主管道裸露在外,沒有警示標志;有些工程脫硫罐房內,甚至農戶廚房內有刺鼻的硫化氫氣味,顯然存在漏氣現象,但卻沒有及時排除,存在安全隱患。
8.2015年全市共有10個小沼工程被授予“標準化小沼工程”,但直到這次抽查時,僅有竹溪縣2個工程和竹山縣1個工程掛了牌,其他縣市區均未掛牌,各地對小沼工程標準化建設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三、問題存因分析
根據抽查結果分析,全市小沼工程建管過程中會存在上述問題,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原因。
從主觀上講,一是認識不到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重速度、輕效益的思想。有些地方標準化建設還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二是思路不清晰。對池型設計、工藝流程和施工關鍵環節沒有統一標準,沒有按照全市培訓要求進行建設,往往是一個師傅一個樣。有些縣市區能源部門領導及業務骨干對小沼工程也沒有做深入研究,對建設標準、運行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還是一頭霧水,說不出一二三、人云亦云、思路不清。
三是工作不扎實,監管不到位。有些地方項目到手后,認為包給施工隊就行了,自己當起甩手掌柜,沒有深入一線進行監管,導致工程標準和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有些地方工程建設交給業主后就不聞不問了,沒有對工程運行情況做跟蹤調查或技術服務,出現故障不能及時排除,致使工程停止運行。
從客觀上講,目前全市小沼工程還處于提檔升級的初級階段,還沒有達到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的要求。調研結果顯示,導致小沼工程運行不暢的主要客觀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1.工程選址不準。調研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小沼工程建成后,業主根本沒有進行日常管理。完全依賴能源辦來維持工程運轉。當初建沼氣工程,只是養殖場迫于環境部門的硬性要求。完全是臨時抱佛腳的思想,反正是國家投資建沼氣,工程建好后,壓根沒打算如何管好用好沼氣工程。凡是這樣的業主所建的沼氣工程,現在運行情況沒有好的,甚至已經停止運行。
2.原料供給沒有保障。有些工程建在居民小區內,本身沒有養殖場,完全依靠從外面購買糞料,運費和糞料都是有成本的,由誰來出?有些沼氣工程原來在養殖場內,但現在業主沒有開展養殖了,或養殖場外遷了,原料來源又沒了保障,導致工程效益不能持久發揮。
3.管理運行成本過高。調研結果表明,許多業主或村集體對管好用好沼氣工程還是有積極性的,也花費了一定的精力保證工程正常運轉,但是由于管理運行成本過高,沒有其他專項經費補貼,加之沼氣產品又沒有其他消費渠道,不能轉換成商品價值。如有些業主想購置一臺出渣車,成本就要8——10萬元左右。在我市沼氣工程大多經濟效益低下的情況下,這些客觀的運行管理成本成了阻礙沼氣工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4.運行管理模式不佳。全市現有的小型沼氣工程其運行管理模式主要有兩種。即村集體協調管理運營和養殖場負責管理運營。以村集體協調管理運營的沼氣工程,大多是經濟實力較差,管理人員沒有什么勞動報酬,缺乏積極性,工程運營情況不理想。養殖場負責管理運營的沼氣工程,如果業主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周邊用氣農戶需求穩定,業主對沼氣管理運行重視,糞源穩定,并實行有償供氣,走市場化管理運營模式,則工程運行一直保持良好狀態。反之則差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