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作者單位:755100寧夏中衛市中寧縣寧安農牧服務中心)
秸稈在作物種植、生產生活中普遍存在,是糧食生產中的副產物之一,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及豆類等經濟作物收獲后都會產生秸稈。近年來,秸稈焚燒和亂堆亂放現象在農村到處可見。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空氣質量的不斷惡化,秸稈焚燒和亂堆亂放成為了面源污染新的關注點。
1農作物秸稈的利用現狀
中寧縣是農業大縣,秸稈的綜合利用史較長。秸稈的產量一直在不斷的增加但科學技術的進步使秸稈的傳統利用量逐漸減少,于是出現秸稈大量過剩的現象,同時田地中出現了秸稈燃燒的狀況,嚴重的污染了周邊環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導致空氣能見度下降,造成農田質量下降,影響農作物生長。不僅污染空氣形成霧霾天氣,而且極大地危害人體。因此綜合利用秸稈資源,可以使環境污染降低到合理的程度,還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進而緩解我縣的能源危機。據中寧縣農牧局統計,中寧縣每年的秸稈廢棄物(包括稻(麥)草、玉米秸稈、各類樹木枝條、枸杞枝條等)約89.62萬噸,除去作為工業原料和畜牧飼料外,可為發電廠提供農作物秸稈36.86萬噸,廢棄秸稈利用率達到14%。隨著各種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秸稈綜合利用的新技術也越來越多,對秸稈進行生物處理就是一項可行的措施。
1.1秸稈微儲飼料技術
采用微生物將秸稈進行發酵之后轉變為飼料的一種技術,利用的微生物是秸稈發酵活桿菌,將其融入秸稈中去,并且以密封儲藏的方式去處理,在經過一定時間發酵之后,發酵后的秸稈會產生香氣,主要供草食性牲畜使用。
1.2膨化技術
膨化技術是秸稈加工的技術手段之一,(主要利用制粒機)用加熱或調濕的方法,是機器正常工作,根據相應的擠壓和摩擦的影響,使其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中,通過穿透膜孔射出,因外界的溫度和壓力與制粒機內的溫度和壓力差異較大,此時秸稈的水分快速蒸發,并且體積也處于膨脹狀態,這是膨化飼料的生產過程。
1.3秸稈青貯技術
秸稈青貯技術是將綠色的秸稈切碎后放入窖中,秸稈片段的長度是1.5厘米,裝至厚度約30厘米時,需要加入尿素和食鹽各4%左右,以此類推每隔30厘米就要加入食鹽和尿素攪拌均勻并踏實,確保沒有空隙。在裝到高出窯面一米時,再將其封嚴。經過2個月后秸稈就可以喂食了。
1.4秸稈沼氣技術
在無氧的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發酵產生沼氣,可以把多種作物的秸稈混合在一起發酵。 還可以把秸稈同生活中的垃圾融合在一起發酵,這樣能得出更多的發酵原料。
1.5秸稈發電技術
秸稈發電就是在秸稈燃燒機制下進行電能的獲取,可以對秸稈進行燃燒發電;還可以將秸稈與煤混合燃燒發電;秸稈氣化發電,是使其在一定的溫度與壓力下,這樣秸稈和水,氧氣之間會產生氣化反應。處理之后輸送到燃氣輪機中去,實現發電。
2存在的問題
在農業生產、農村生活中,收獲糧食等目標產物后的農作物秸稈處理一直沒有很科學的解決辦法。
2.1農作物秸稈資源基數大,農民認識不足
受傳統農業的影響,就地焚燒、來年焚燒,棄置亂堆,對土壤、空氣、水體等環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農民群眾對秸稈的價值沒有充分認識,對秸稈綜合利用各種模式了解不夠,秸稈綜合利用的宣傳力度也還有待加強,培訓有待增加的生活方式仍需要改進。
2.2農作物秸稈來源復雜多樣化,綜合利用難度大農作物品種多樣,不同的農作物秸稈價值不一樣,秸稈在簡單粉碎后加工成飼料,但消化率較低,可利用的營養物質少。
2.3秸稈利用科技水平低,推廣體系有待進一高
近年來發展的秸稈原料化、基料化科技含量相對較低、提取秸稈中的肥、生物酶、制取可燃物等高科技含量的利用技術在本縣還是空白,同時,鄉鎮一級農技推廣部門不健全,人員配置還有待于優化。
2.4收儲運輸體系不完善,成本相對較高
農業生產受時間、地點、天氣影響較大,生產時間相對集中,由于秸稈利用技術的限制,影響了秸稈的有效利用。
3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的建議
針對秸稈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開展宣傳引導、科技帶動、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3.1強化宣傳引導,禁止秸稈露天焚燒
通過專題培訓班、普及秸稈焚燒、秸稈還田及秸稈青貯、氨化等相關綜合利用科技知識。
3.2提高科學利用技術,拓寬利用模式
要想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得到大力推廣,需要政府及相關的部門制定合理的項目規劃,例如對其技術扶持者進行獎勵政策,這樣也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使更多的人對秸稈利用技術進行了解,讓廣大的農民群眾自覺地參加到秸稈的綜合利用中。
3.3技術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要做到對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是技術推廣人員樹立起對工作的責任感,從而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相關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秸稈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生物資源,目前在利用的過程中還存在浪費的現象,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是一項復雜而長遠的工作,需要科學技術人員、以及相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使其得到充分利用,還可以緩解我縣能源危機、減少環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