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芳
(作者單位:030002山西省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
循環經濟概念的形成,獲得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并位于眾多領域獲得相應的推廣。農業循環經濟屬于非常關鍵的應用方向,基于減量化與重復利用為標準原則,旨在推動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國屬于超級農業大國,具有大量農作物秸稈資源。對農作物秸稈做出綜合利用,能夠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對農作物秸稈在循環經濟中的綜合利用做出分析,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與意義。
一、循環經濟概述
循環經濟通過對廢棄物和生產階段形成的廢舊物加以科學合理利用,使生產和消費等方面投入資源得到有效降低,使廢棄物的產生得到減少,降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與破壞,建立低排放與低投入的科學高效生產格局。循環經濟的快速良好發展,同農業理論的充分結合,使人們認識到,基于循環經濟層面做出有效引導,能夠有效推動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針對循環經濟而言,對農作物秸稈加以綜合利用,成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與關鍵措施之一。
二、農作物秸稈在循環經濟中的綜合利用
1、秸稈制漿造紙
中國森林資源十分寶貴,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使得木材供應受到一定的影響,造紙原料除使用木材,還可以使用農作物秸稈充當原料。我國已成功研制出“秸稈清潔直降與綜合利用技術”,即無錫采取蒸煮以及使用化學添加品,通過特殊加工工藝,使秸稈處于高溫高濃狀態下彼此之間產生擠壓與摩擦,使木質素對纖維產生粘合力做出破壞,通過機械化方法對秸稈纖維做出有效分解,通過疏解、磨漿與篩選,從而制造出紙漿,并用于造紙。
2、秸稈氣化和燃料化
秸稈氣化,即將秸稈至于缺氧狀態完成加熱,秸稈被完全干燥,隨溫度的不斷增加,揮發物質慢慢完全析出,同時處于高溫環境下出現裂解,熱解之后產生的氣體同余碳位于氧化去同氧化介質空氣形成燃燒反應。燃燒產生的熱量能夠被用在維持干燥、熱解與下部還原區產生的吸熱反應,燃燒之后形成的氣體,位于還原區同碳進行反應,產生一氧化碳、氫氣與甲烷等氣體,該混合可燃氣體則屬于秸稈氣。秸稈氣化主要是為了建設農村生活供氣系統。單獨供氣通常為每戶家庭獨立使用氣化爐與配套設備。集中供氣則為使用大型秸稈氣化設備,對秸稈原料做出集中,通過集中制氣與供氣的方式,通過專門設置的管道向每戶家庭輸送秸稈氣。此外,秸稈同樣能夠用于加工生產壓塊燃料或燃料乙醇等。秸稈基本組織主要包括纖維素與中纖維素以及木質素,處于特定溫度環境情況時會發生軟化,當施加相應壓力則能夠使其保護粘連,冷卻固化成型便能夠獲得新型燃料。
3、秸稈還田
農作物秸稈還田成為平衡調整土壤養分、改善土壤情況的重要方法,屬于高產田建設的關鍵措施,對資源利用效率的增加、節本增效與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與影響。對于農作物秸稈,涵蓋豐富有機質與眾多微量元素,據相關分析研究表明,水稻秸稈有機質含量高達78.6%,氮元素含量達到0.63%,磷元素含量達到0.11%,鉀元素含量達到0.85%。實踐得知,秸稈還田成為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最為簡單可行的方法,效果顯著且成本投入較少,能夠加快土壤養分轉化,對土壤物質性質做出調節與改善,使作物整體產量得到相應的增加。秸稈還田之后,平均增產能夠達到超過10%o通過機械化作業完成秸稈還田,節約人力同時,使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4、秸稈青貯
秸稈青貯,即將新鮮農作物秸稈進行完全粉碎處理,填入至青貯窖之后o通過微生物進行發酵,使其青綠多汁的營養特性得到長時間保存的經濟可行的簡便方法。通過實驗得知,青貯可以有效降低秸稈晾曬之后營養物質與成分含量的減少,使飼料利用率大大增加。同時避免出現霉變,能夠長時間進行保存,常年喂青,同時能過增加飼草適口性以及消化率。青貯飼料所占空間相對較小,省工省時,避免植物蟲害的出現。當前,針對規模化大型舍飼養殖,對地區秸稈資源加以合理高效利用,對秸稈青貯技術加以全面普及推廣,可以起到節本增效的效果。
5、秸稈制作纖維板材制品
我國木材總量相對較少,人均五彩蓄積量同世界平均水平存在相應的差距。同時,我國木材整體需求量正快速增加。對農作物秸稈加以合理利用,將其當作木材替代品,能夠對森林資源做出有效保護,推動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以玉米秸稈、小麥秸稈等不同農作物秸稈當作原料,運用物理、化學與機械等相關技術原理,通過高壓以及模壓等機械設備,將輾磨處理完成的秸稈纖維同樹脂進行充分混合,使用金屬模具對其進行加壓成型,加工制作密度標準各不相同的纖維板材制品。如果位于表面采取加壓以及化學處理,還能夠加工制作裝飾板材以及精美家具。
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發展前景
農作物秸稈屬于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的關鍵物質基礎。農村循環經濟不但屬于全新發展理念,同樣成為全新經濟增長點。關于農村循環經濟的發展,秸稈已然變成必不可少的關鍵資源。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得知,秸稈綜合利用的方向十分寬廣,經濟效益與發展前景十分可觀,秸稈產業可謂是方興未艾,有著十分巨大的潛力。不過基于當前發展情況分析,綜合利用發展缺乏相應的平衡性,沒有形成良好的規模效益。因此,務必重視加強宣傳推廣,同時加以深入研究,促進秸稈綜合利用得到更好的發展,推動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農作物秸稈資源十分充足,秸稈焚燒已然變成重要的社會經濟問題,不但對環境造成相應的污染與破壞,還造成秸稈資源的過度浪費。因此,基于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為前提,對農作物秸稈做出科學的綜合利用,避免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同時,使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循環經濟作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全新戰略模式,若想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務必對農作物秸稈綜合用加以高度關注與重視,這對建設發展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農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以及戰略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