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
(作者單位:235299安徽省蕭縣龍城鎮農機站)
近年來,蕭縣不斷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如:現有秸稈綜合利用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靠大量基層干部駐村推動取得的,農民認識不到位,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市場導向、利益驅動不足等,建立市場導向、利益驅動的運行機制,加強政策宣傳扶持,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多元化模式,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一、蕭縣秸稈綜合利用的現狀
蕭縣地處安徽省北大門、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位于淮海經濟區、徐州都市圈的中心部位。作為農業大縣,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全年可收集量約為120余萬噸。多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收入結合起來,每年安排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專項資金3000余萬元。
2019年,蕭縣繼續加強農作物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全縣投資1500萬元,推廣“1+X”秸稈收儲網絡,建設23個標準化秸稈收儲中心,253個臨時堆放轉運點,實現秸稈打捆離田比例達到50%以上。
蕭縣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模式,以秸桿綜合利用為突破口、減少秸桿亂堆亂放現象,改善農村環境,助推農村環境“三大革命”。通過秸稈機械還田化、能源化、飼料化、食用菌基科化等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形成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格局。
1、推進秸稈機械化還田,推廣麥茬玉米免耕技術,采用粉碎還田、深翻、深松、深耕等方式,提高耕地質量,提升秸稈利用效率,推進以農作物秸稈覆蓋,少免耕播種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技術。
2、秸稈能源化利用。利用秸稈生產固體成型燃料、秸桿生產沼氣、秸稈生物質發電的方式,探索出了科技帶動項目,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子。蕭縣光大發電廠,年消耗農作物秸稈18萬余噸。全縣共有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公司7家,年生產固體燃料約4萬噸。
3、秸稈工業原料化利用。蕭縣美地農作物生產合作社引進安徽帝元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研發的秸稈熱解碳化、氣化設備,生產生物碳粉、生物質氣,年可消納農作物秸稈7000余噸。
4、秸稈飼料化利用。蕭縣是畜牧業養殖大縣,目前牛存欄量2.1萬頭,羊存欄量70萬只,養殖業需要大量的農作物秸稈作為飼料。在牛羊飼喂中,大力推廣農作物秸桿青(干)貯+飼料的模式。經過加工,制造出營養豐富的飼喂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飼料。
5、秸稈基料化利用。近幾年來,蕭縣的食用菌生產開發進展較快,農作物秸稈作為食用菌生產原料需求較大。利用秸稈生產食用菌,主要栽培平菇、金針菇品種。據統計,全縣栽培食用菌約22萬平方米,累計利用農作物秸稈1萬余噸。目前,蕭縣天之合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皖北食用菌種植基地、皖北石尚食用菌示范基地等10多個蘑菇種植基地已全部采用秸稈栽培技術。
總之,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我縣農作物秸稈利用工作對農民脫貧致富及農村“三個革命”環境治理起到顯著的作用。
二、蕭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存在的問題
1、農民對秸稈綜合利用的積極性不高。當前,農村文化程度相對高一點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在家從事農業的大多是老人婦女,傳統生產方式根深蒂固,接受新技術、新觀念不積極、不主動,一部分農民認為,秸稈粉碎還田、打捆離田等增加了種地成本費用,不如一燒了之。每年的秸稈禁燒工作還需靠政府的高壓監管,轉變農民的傳統生產觀念,仍任重道遠。
2、投資秸稈回收,利潤空間小。一是秸稈相對不充足,由于秸稈禁燒的壓力,基層干部傾向于秸稈粉碎還田,一還了之,回收秸稈的企業收不到充足的秸稈。二是打捆、裝卸、倉儲、運輸等作業成本高。據調查,回收一噸秸稈需要成本是:打捆160元/噸、裝卸20元/噸、運輸2.8元/噸公里,以銷售到蕭縣光大秸稈發電廠為例,全縣各鄉鎮平均運費為100元/噸,合計成本為280元/噸。而賣到電廠的價格為280-300元/噸,加上政府補貼60元/噸,只合到340-360元/噸,而且秸稈霉爛損耗大,利潤空間很小,投資者的積極性不高。
3、秸稈綜合利用率低。目前秸稈綜合利用仍以秸稈粉碎還田為主,能源化、飼料化、基料化的模式不多,復合利用率很低。
三、對蕭縣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建議
1、加大政策宣傳和扶持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媒體,印發技術手冊、明白紙,組織科技人員下鄉,召開現場會等形式,大力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的有關扶持政策,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的成果。加大政府資金補貼力度,結合民生工程和脫貧攻堅項目,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支持秸稈利用民生工程實施,共同營造秸稈綜合利用良好氛圍。
2、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的先進實用技術。按照先進實用的要求,積極引進示范高效能的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和技術,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培訓,不斷提高秸稈的利用率和技術水平。
3、加強完善收儲運體系建設。完善鄉鎮標準化收儲中心、村固定收儲點。吸引社會資本,探索“企業+秸稈收儲組織淵經紀人冤+農戶”、“村委會+經紀人”等收儲運模式。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組建專業化秸稈收儲運經紀人隊伍,支持秸稈收儲經紀人與村組簽訂收儲協議。力爭實現秸稈收儲運銷網絡鄉鎮全覆蓋。
4、進一步完善政策,充分發揮獎補資金的引導作用。政策支持可向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材料化利用等“五化”利用傾斜。積極爭取中央、省、市財政資金支持,切實落實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獎補資金。除現在實施的農機購置補貼外,還要對秸稈打捆回收作業和秸稈倉儲建設給予資金疊加補貼。培育更多秸稈綜合利用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
秸稈是重要的有機資源,棄之為廢,焚之為害,用之為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利國利民,任重道遠。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廣開思路,統籌規劃,把秸稈綜合利用做好做大做強,以更好地造福于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