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怡,周永升
(作者單位:1.745600甘肅省華池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局;2.745600甘肅省華池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華池縣是山區農業縣,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作物連年豐產,農作物秸稈產量越來越大,為切實加大農作物秸稈轉化力度,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秸稈的資源化、商品化,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農業環境。
一、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現狀
華池縣位于甘肅省東部,共有6鎮9鄉111個行政村,646個村民小組,2.62萬個農戶11.4萬人,6.38萬個勞動力,耕地面積103.4萬畝,以玉米、馬鈴薯、小雜糧種植為主,2019年玉米種植面積40萬畝,農作物秸稈達到110萬t,其中玉米黃秸稈達到70萬t以上,20%用作燃料,10%作為飼料,10%用作工副業生產原料,5%直接還田,剩余約55%的作物秸桿未被綜合利用。沒有形成產業化發展,秸稈焚燒、廢棄觀象比較普遍,不僅污染環境,還浪費資源。
二、建設思路和發展目標
1、建設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把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及華池縣“三個百萬工程”結合起來,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制度創新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變廢為寶,實現秸稈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產業化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2、發展目標
全縣著手構建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格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提高農民秸稈綜合利用意識。結合華池縣秸稈利用現狀、秸稈產品銷售市場及國家關于加快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等政策文件,重點在秸稈飼料、秸稈肥料、食用菌基料等方面進行綜合利用。
三、發展方向
1、秸稈飼料化利用:一是秸稈鮮食或干草直接養畜,二是青貯氨化養畜,在養殖場戶建設青貯池、草料加工設施,推廣秸稈青貯、微貯(微生物發酵貯存)、裹包技術,每年完成玉米秸稈青貯20萬t;三是新建集約化、專業化秸稈飼料收貯加工企業,推廣秸稈微貯裹包、高密度草捆、草塊及草粉加工等技術。
2、秸稈肥料化利用:一是推廣全膜殘膜越冬,秸稈直接還田,耕茬還田和密植作物高茬收割技術;秸稈在田間地頭堆漚及尾菜處理堆漚形成肥料,養殖場戶推廣養殖糞便與秸稈高溫堆漚發酵生產有機肥;二是利用腐熟劑使秸稈快速腐熟還田發展秸稈復合肥。三是秸稈過腹還田,發展養殖業;四是通過粉碎、配料、酶化、混合、造粒這些工序之后,生產秸稈復合肥。
3、食用菌基料化利用:熟料麥秸是食用菌生產的培養基,平均生產1kg平菇、香菇、金針菇等食用菌,可消耗秸稈1kg左右,菌渣可做成有機肥料。一是新建生產食用菌基料的發酵生產廠,二是建造日光溫室發展食用菌。
4、秸稈為原料的生物質能化利用:一是秸稈制取沼氣。原料以作物秸稈為主,在溫度、濕度適宜、酸堿度適宜和厭氧密閉環境中,微生物經過發酵,沼氣可以形成。一個10m³的沼氣池如果常年使用,產生沼氣400耀500m³,能夠滿足一家4口人基本照明和炊事需要,相當于燃煤1.8t。二是秸稈汽化利用。自然曬干秸稈等原料,用粉碎機粉碎成長度是3mm~30mm,放到發生器(氣化)里,經過熱分解(也叫干餾),干燥、還原、氧化四步,生成可燃氣體,經過除塵器除塵,噴淋凈化器,汽水過濾器、分離器,然后才是輸送到農民家里燃燒使用。
5、秸稈工業化利用:秸稈纖維生物降解性好,是一種天然纖維素纖維,可以作為包裝、保溫、紙漿、各類輕質板材等工業原料,可降解編織用品、包裝緩沖材料等,或者從里面提取糖醛、木糖醇、淀粉等。采用清潔生產工藝科學使用秸稈生產非木紙漿、秸稈板,減少木材使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分管縣長擔任組長,發改、財政、農牧、科技和鄉鎮負責人為成員的秸稈綜合利用領導小組,強化組織領導,搞好規劃和各項措施的落實,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2)加強分工協作。建立農牧部門牽頭,環保、財政、科技、交通等部門參加的技術協調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協調配合,具體解決招商、技術研發、建廠、投產等問題。
(3)強化目標考核。將全縣秸稈綜合利用規劃所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按年度分解落實到各相關部門,建立目標考核機制。
2、加大項目爭取和政策扶持力度
(1)加大項目爭取。緊緊抓住再造一個秀美大西北,國家對六盤山扶貧片區開發和南梁紅色旅游的機遇,積極向省市有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同時加大地方資金配套,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2)加大資金投入。利用秸稈燃燒氣化制備乙醇、秸稈發電以及秸稈收集貯運等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給予適當補助。將秸稈還田、青貯等相關機具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
(3)實施價格和稅收優惠政策,把秸稈綜合利用列入資源綜合利用與產業結構調整扶持的范圍,針對秸稈綜合利用的不同環節和不同用途,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3、加強執法監管,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法律保障
加大秸稈禁燒執法檢查力度,完善各級管理機制,加強監控,明確工作職責,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加強對享受相關扶持政策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的監督管理,對秸稈利用未達到相關規定要求的,及時取消相關優惠政策等措施,確保扶持政策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