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李洋
(作者系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研究員)
黑龍江省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收集、儲存、運輸具備一定的區位優勢和設備優勢,具有發展生物質能利用產業的資源優勢,特別是近年來不斷完善生物質能產業基礎設施,亦為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存在的問題
(一)生物質能利用成本較高
由于生物質資源比較分散,收運機械化程度低,收集和運輸成本較高,使生物質資源的附加成本近幾年不斷增加,以糧食為原材料的生物質能燃料成本更高。例如,我省較成熟的燃料乙醇的生物轉化方法是以玉米為原料,但其原料成本高達總成本的70%~80%,生產成本每噸3500元左右,而巴西以甘蔗生產燃料乙醇的成本在1998年就降到300美元以下,成本過高使生物質能產品缺乏市場競爭能力,導致企業的投資風險較高,資本市場的投入積極性差。同時,低回報率使投資者的積極性大打折扣,銷售價格持續走高又導致生物質能市場化推廣不順暢。
(二)產業鏈尚不完善
黑龍江省生物質能源產業整體上處于低層次、規模小的發展局面。從產業發展領域來看,黑龍江省生物質發電相對比較成熟,但其發展規模受到原料和需求的制約;生物液體燃料雖然在糧食燃料乙醇方面位居全國前列,但受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限制,而非糧食燃料乙醇正處在研發階段,且生物柴油產業發展規模偏小;生物質燃氣中的沼氣基本停留在“一戶一建”模式的基礎上,集約化程度低,大型沼氣工程和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數量少、運行體系和服務體系不完備;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雖然技術比較成熟,但與全國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三)生物質能利用技術落后
黑龍江省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核心工藝和技術均依賴國外引進,在生物質能技術方面仍然以直接燃燒技術為主,物理轉化、化學轉化和生化轉化技術近幾年才在黑龍江省發展,目前以熱解氣化方式制造生物質燃氣和特種酶生化轉化等技術仍然停留在實驗室研發階段,還不能實現大規模的生產。生產燃料乙醇,技術相對比較成熟,被譽為“第二代燃料乙醇技術”的纖維素發酵制乙醇技術進展緩慢。此外,由于氣溫低和原料供給不足等原因,全省戶用沼氣推廣較慢,寒地沼氣分布式供能等工程技術亟待發展。
(四)生物質能生產設備進口依賴度高
黑龍江省生物質能源的生產設備國產化程度不高,國產設備穩定性和可靠性較低。例如,生物質氣化過程中產生的焦油容易堵塞氣化設備的管道、污染氣缸,導致發電與供氣設備無法正常運行,同時也給司爐操作帶來了較重的負擔;生物質液化存在高壓工藝設備昂貴、高壓泵送給料困難、產量偏低等技術難題。在這些關鍵技術上,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有較大差距,導致發展生物質能所需的設備多依賴進口,產品成本高,產品競爭能力弱。
二、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利用廢棄物類原料,降低利用成本
黑龍江省廢棄物類原料豐富,應盡快開發基于纖維素類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質能。以秸稈、糞便、垃圾等廢棄物類原料的轉化技術為重點,加快試點工程建設,促進其產業化,研發將回收利用、焚燒、填埋、堆肥等多種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的聯合處理工藝,提高廢棄物的利用率,使其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程度更高。加快能源作物的相關技術研發,積極篩選、開發、培育適應于不同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優良品種,充分發揮其產量高、抗逆性強、生長迅速且加工轉化性能好的優點。
(二)構建完備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
黑龍江省應根據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補貼、稅收、價格等產業扶持政策。加強生物質能市場準入保障,研究有關市場準入的規范和標準,包括產品質量標準、收購價格及價格分攤機制、支付程序等,建立對違反保障性收購的企業懲罰機制。明確熱網企業優先全額收購符合標準的生物質能熱力,天然氣管網企業優先全額收購符合標準的生物燃氣,成品油供應企業優先全額收購符合標準的生物質液體燃料。制定貼息政策和政府采購政策,為生物質能源企業或生物質能源技術的開發者提供低息貸款。強化生物質能源發展的規劃導向,依據“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基本原則,根據黑龍江省的資源特點制定適合省情的生物質能發展規劃,從相關政府部門、產業界、學術界遴選具有生物質資源技術的專家組建工作團隊,制定符合省情的生物質產品與生物質能源發展路線圖,明確生物質能產業發展模式,加快形成產業體系。
(三)加強研發投入,突破核心技術
加強生物質技術創新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建設,加快生物質能公共研發和服務平臺建設。重點開展生物質能源轉換技術,速生、高效、富含碳氫化合物的植物物種選育及推廣示范,植物油脂的改性及相關性能試驗,垃圾能源的規模化利用與示范推廣,利用有機廢水的微生物發酵制氫,生物質熱解液化的實用化技術,寒地沼氣分布式供能和熱解氣化的集中供氣系統相關技術等。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以北方寒冷地區能量平衡型沼氣發酵系統研發為目標,重點突破包括針對多元化生物質原料的高效產甲烷功能菌群構建及其生物增強技術,高能量轉化效率、高穩定性的系列化甲烷設備和多元生物轉化工藝。在生物質的應用技術方面,重點解決居民生活用能,減少對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使用,大力推廣成型燃料及專用取暖爐,以取代煤爐取暖的小型鍋爐,研究開發專門使用生物質的直接燃料鍋爐。
(四)提升能源裝備制造實力,降低對外依存度 加強自主國產化生物質成套設備的研究與產業化開發,通過關鍵裝備研發逐步實現大中型沼氣、固體成型燃料等生物質能源產業裝備的國產化和產業化。重點推進生物質鍋爐(窯爐)、成型燃料、發電設備、先進氣化、碳化、生物發酵等領域關鍵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制訂《生物質能源裝備核心企業和配套企業認定標準》和《產品目錄》,對制造、生產、購買、使用生物質能源裝備的企業和個人,在產品研發、風險補償、首臺套示范應用、政府采購、金融信貸、優先立項、人才激勵等方面給予資金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