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銀山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農業農村局農村可再生統源服務中心 036002)
朔州市處于毛烏素沙漠前沿,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為改善地區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得到深入實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以2019年為例,朔州市農作物秸稈產量達23萬噸,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0%。通過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不僅環境污染問題得到防治,農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一、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義
首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秸稈焚燒過程中,會對農村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影響到生態宜居農村的構建。而通過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則可有效遏制大氣環境惡化的態勢,有助于農民生活品質的提高。其次,農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過去農民收獲過農作物后,農作物秸稈遭到浪費,難以形成經濟價值。而通過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能夠發揮變廢為寶的作用,有助于農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朔州市朔城區2019年全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2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3.76萬畝。農作物秸稈理論資源量23.82萬噸,其中玉米秸稈21.51萬噸,其他秸稈2.31萬噸。秸稈可收集資源量21.88萬噸,其中玉米19.78萬噸,其他2.1萬噸。秸稈利用量19.73萬噸,現料化13.50萬噸,飼料化6.13萬噸,燃料化0.1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
1、飼料化利用
農作物秸稈可以被制成牲畜飼料,降低畜牧養殖成本。目前一般采取兩種方式加工秸稈飼料,首先粉碎過玉米秸稈后,實施青貯、黃貯等處理,之后向牲畜飼喂,其次,揉絲、烘干秸稈后,進行壓制處理,這樣將會有顆粒狀、塊狀飼料形成,可以滿足冬季畜牧養殖的飼料需求。同時,農作物生產中,也可運用牛羊等牲畜的糞便,達到過腹還田的目的。
2、肥料化利用
在田地地表覆蓋粉碎與腐爛后的秸稈,土壤的肥力可以得到顯著增加。目前出現了較多的秸稈還田形式,如借助于收割機、還田機等設備,直接粉碎還田玉米秸稈,或者利用重型設備向土地中直接翻埋直立的玉米秸稈,翻埋還田過程中,需控制耕深與旋耕在20cm與15cm以上。或切斷處理秸稈,每段長度在15cm以內,向地表均勾鋪撒,之后開展旋耕處理。結合生產經驗得知,農田連續2年開展秸稈還田處理后,能夠明是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條件與蓄水保墑能力,具有明顯的節本增效作用。
3、燃料化利用
現階段秸稈燃料已經被液化氣、生活用燃料所代替,導致顯著增多秸稈的剩余量,一些地區出現隨意焚燒等問題,不僅秸稈資源遭到浪費,也嚴重污染到生態環境,針時這種情況,朔州區與當地的能源類企業聯合起來、共同回收與處理農作物秸稈、依托能源類企業的技術優勢,農作物秸稈可轉化為能源,充分發揮秸稈的價值。
4.原料化和用
在諸多生產領城內,農作物秸稈可以直接被作為生產原料,如育苗生產中,可直接覆蓋農作物秸稈,滿足育苗過程的溫度要求。或利用農作物秸稈制作各類工藝品,編制一些草繩、草簾等,政府部門需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扶持力度,調動其利用農作物秸稈的積極性。
5、基料化利用
過去將木質作為食用菌栽培的主要材料類型,具有較高的生產成本,也會對森林、植被等造成嚴重的破壞。而將秸稈運用于食用菌栽培生產中,可以促使整體成本得到顯著節約。農作物秸稈中的纖維、木質素等有機物較為豐富,適宜食用菌的栽培。
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策略
1、強化組織領導
為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順利推進,地區政府部門要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構建起來,小組成員涵蓋環保局、財政局、農業局等諸多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方案的制定與實施由辦公室進行監督和指導。明確鄉鎮政府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責任主體地位,促使鄉鎮政府的責任意識得到增強,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高效實施。
2、加大宣傳力度
受傳統觀念、認知水平等因素的綜合作用,部分農民不能夠充分認識到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價值與優勢,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推廣與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作用。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積極革新農民群眾的思想觀念。要將專題技術講座、微信、微博等多樣化的宣傳載體充分利用起來,廣泛、深入宣傳農作物秸稈的利用價值以及焚燒秸稈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促使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資源意識得到逐步增強,能夠主動參與到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事業當中。要重點講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優惠扶持政策,幫助農民群眾、經營主體等對政策內容深入理解,促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良好氛圍得到構建。
3、完善激勵機制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往往由市場主體所負責開展,為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參與熱情,減輕市場主體的壓力,政府部門可結合實際情況,將項目補助政策設立起來,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創新類企業、從事秸稈綜合利用的經營主體進行財政補貼。為切實發揮激勵機制的構建效果,相關部門需明確財政補貼對象,嚴格監管補貼資金的流向,及時公開補貼信息,引入社會監督,避免有截留資金等不良問題出現。
4、加快土地流轉步伐
目前一些農村地塊面積較小,集中化程度較低,不僅農業機械化進程遭到阻礙,也對農作物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造成不良影響。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需依據政策要求,引導農民合理流轉土地資源,有效集中分散的土地,這樣不僅土地規模效益得到提高,又能夠為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提供便利。
綜上所述,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在改曾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能夠促進農民群眾的增收致富,因此,相關部門需加大重視程度,廣泛宣傳與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逐步改變農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同時,要積極引人社會企業主體、發揮合力作用,推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事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