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新疆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12)
摘要:近年來新疆餐廚垃圾處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地溝油”事件及“泔水豬”問題屢禁不止。這些問題的出現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本文將對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初步的綜述性分析及評述,并對未來在這方面深入研究的方向進行探討與展望。
一、引言
隨著新疆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廚垃圾量的快速增長導致餐廚垃圾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對于餐廚垃圾的處理也成為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因為餐廚垃圾具有一定的資源性,其含有豐富的有機質、適量的水分、均勻的營養元素配比以及豐富的物料來源,十分適合資源化利用,并且餐廚廢物是生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將餐廚垃圾有效地回收利用,在避免環境污染的同時又能使餐廚廢物資源被再生利用,進入生態良性循環,這將極大程度緩解我國能源、資源的緊缺現狀。然而對于餐廚垃圾再資源化的生產工藝現較為成熟,關于餐廚垃圾供應鏈管理方面在現實中相對比較薄弱,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本文以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性分析。
二、國內外學者對生物質能供應鏈的研究
(一)關于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成本的論述
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問題中的一個重點是成本,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擾各生物質能相關企業的主要問題,高成本的支出使得企業利潤不高而降低了企業繼續投資擴大規模的積極性。因此我國生物質能利用相關企業規模不大并且數量不多,對此方面的技術及管理的進步會產生很大的制約性。對于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成本的研究方面,國內外學者主要從運輸成本、倉儲成本、通過協調供應鏈降低成本及其他角度進行研究。
由于運輸成本占總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在解決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成本問題時,運輸成本引發了許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農業大學博士魏巧云(2014)[1]119構建了關鍵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并通過因子分析找出了關鍵影響因子,綜合考慮收集模式和運輸服務方式兩個因素運輸成本分析。構建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生物質發電秸稈供應鏈物流成本的關鍵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并通過因子分析找出了關鍵影響因子,豐富了生物質發電燃料成本分析的理論基礎;對各項成本組成進行了詳細估算,為實際收購價格的制定提供了依據。然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函(2014)[2]分析生物質能電廠現有物流運輸服務模式角度,提出采用自營運輸與外包運輸相結合的運輸方式。利用成本凈現值求得淡季和旺季時收購站和電廠最優的設備配置和車輛調度方案。
庫存成本也一直是值得被關注的問題,雖然庫存成本所占總成本的比例不高,但對于企業成長也有一定的制約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春陽(2014)[3]運用文獻閱讀法及實地調研法分析了我國生物質發電供應鏈庫存的特點及構成,識別出待解決的問題,將主要問題定位為倉庫規模優化,倉庫內布局設計及庫存控制以降低運營成本。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對生物質電廠的燃料需求量及可供應量進行測算,確定電廠倉庫規模優化時的先決條件;然后建立倉庫規模動態規劃模型,在優化結果的基礎上,使用SLP方法對倉庫內部進行平面布局設計確定倉庫的結構。
生物質能相關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一個主要制約因素還有供應鏈的協調問題,由于供應鏈節點上各利益相關者由于信息不對稱性而存在較大的交易成本。基于此問題的存在,東南大學張永(2009)[4]分析了生物質能供應鏈的特點,引入大系統理論建立各方協調機制,從而降低成本,提高運行效率,優化生物質能供應鏈。東南大學的黃家駿、張永(2012)[5]324從優化生物質能供應鏈,降低成本的角度進行研究。在無擾動因素情況,需求不確定且與價格有關的條件下,研究的三級生物質供應鏈中,獎懲與回饋契約對供應鏈的協調問題,建立了滿足渠道協調的條件和供應鏈內各級參與者實現互利共贏的數學模型。
隨著系統動力學理論日趨成熟,不少學者在解決供應鏈一些問題時引用系統動力學。中國東北林業大學姜洋(2011)[6]通過文獻分析法從定性和定量2個角度對生物質能源成本問題研究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運用系統動力學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生物質能源的環境成本問題的建議,為我國生物質能源的快速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南京市公路運輸管理處梁歌和北京交通大學王琳穎(2012)[7]185對當前提出的兩種生物質供應組織結構進行了分析,更多還原基于系統動力學理論建適當的預處理能降低物流成本。適當的預處理能降低物流成本,其中干燥技術在生物質發電供應鏈中比較適合采用;對于短途運輸來說適合采用“擠壓+干燥”的預處理組合;對于長途運輸來說,適合“壓緊+干燥”的預處理組合。
(二)基于博弈理論視角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論述
博弈論(Game Theory)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如何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的系統知識體系。其本質是局中人利益互動或互斗的決策論,解釋理性人在博弈過程中的決策行為,為分析和預測客觀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和沖突過程提供一般的數學方法。由于供應鏈合作伙伴系統(Supply Chain Partnership,簡記為SCP)固有的矛盾與沖突,使運用博弈論研究SCP成為供應鏈管理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
關于政府在生物質能供應鏈伙伴關系博弈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有部分學者做了研究。青島大學碩士相龍方(2011)[8]采用博弈論的知識,借助供應鏈的理論,把涉及的電廠、政府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不同條件下供應鏈節點上的利益相關者的特征和行為,并據此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模型。同時探討了政府在供應鏈中的影響,分析表明政府的政策對生物質燃料的推廣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得出了具體的結論,給出了建設性的對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王燕(2011)[9]采用博弈論的相關理論對生物質發電供應鏈合作問題進行了定量研究,考慮了生物質發電的合作模式,分析了最優決策問題和電廠對供應鏈各方利益主體的價格激勵,以及對影響因素分析,設計了政府在生物質發電供應鏈中對中間商的激勵機制。并應用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論。
還有一些學者從供應商報價和國家稅收角度對博弈論在生物質能供應鏈中應用進行研究。五邑大學碩士徐瑩(2008)[10]研究博弈論在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上的應用。基于供應商報價過程中信息的不完全和參與人的有限理性,利用進化博弈理論和方法,結合有限理性的思想對供應商報價策略進行建模和分析。利用輪流出價的議價博弈模型,分析了供應商與制造商間在談判中的議價策略,為供應商和制造商在報價競爭中提供可操作的決策支持,確保供應商和制造商雙方的利益,從而形成鞏固的合作伙伴關系。文章還引入團體懲罰機制與基于產出分享形式下的收益分配模式相結合,實現供應鏈合作系統的穩定與發展。東南大學系統工程研究所阮永華(2005)[11]83論證了制定保護性稅收與補貼對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的必要性;建立了3個參與人的規劃與博弈混合的多層次的產品保護性稅收與補貼模型,用多目標規劃與博弈論方法研究國家與兩產業的決策與競爭,預測稅收與補貼對國家與產業的影響,并對保護性稅收與補貼模型進行求解與分析。
(三)基于其他理論視角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論述
關于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研究不止局限于對成本及博弈論角度研究,還有好多學者從其他視角對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優化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學者錢志新、唐高哲(2010)[12]5分析生物質電廠供應鏈的特點,引入集成化供應鏈理論和價值鏈分析理論,建立供應鏈系統,協調優化供應、配送、生產等各個環節,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優化。新疆財經大學教授張晟義、張衛東(2012)[13]174從宏觀方面以監管者和政府的角度從政策、輿論、資金和配套設施方面。微觀方面則立足于生物質能企業的能動性,優化組織提升隊伍建設,構建與物流相適應的體系。同濟大學的張瀟瀟(2014)[14]26以協調擾動下的生物質能供應鏈為目的,分別研究供應鏈在無擾動、供給擾動和需求擾動下的最優訂購量、收益分配系數以及單位收購價的變化,從而協調擾動的生物質能供應鏈,實現系統利潤最大化。
三、國內外學者對餐廚垃圾處理的供應鏈管理優化的研究
(一)關于生活垃圾供應鏈管理優化的論述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逐年增多,給經濟、社會、環境帶來巨大影響,如何處理這些城市生活垃圾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因此相關研究成果近年來也大幅度增長。并且餐廚垃圾屬于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對生活垃圾供應鏈管理優化的研究對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管理與工程碩士賈東峰(2014)[15]研究北京地區城市生活垃圾的供應鏈管理。從生活垃圾物流特性、綜合處理現況、供應鏈管理特性等各個層面論證了供應鏈管理的可行性。構建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供應鏈的一般結構模型,再依據Petre網的理論方法,給出了改善與提升生活垃圾綜合處理供應鏈運作效率的方法和建議。瑞典學者Goran Finnveden(1999)[16]173從方法論角度研究了生活垃圾綜合管理系統的生命周期評價具體研究了垃圾管理系統的上下游邊界、開環回收分配、多輸入分配、研究時段、垃圾處置的環境影響5個問題,建立了系統基于LCA的系統模型。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周英英(2010)[17]對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系統進行了績效評價研究,總結了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系統的特點,從系統論投入、轉換、產出的角度分析影響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系統績效的關鍵點,構建了績效綜合評價模型對海淀區垃圾回收物流系統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
(二)基于逆向物流理論餐廚垃圾供應鏈管理優化的論述
餐廚垃圾屬于廢棄物且具有資源性,因此餐廚垃圾的回收利用屬于逆向物流屬于廢棄物流的一種,因此很多學者從逆向物流的角度研究餐廚垃圾回收的供應鏈管理。
一部分學者研究餐廚垃圾逆向物流的供應鏈管理時主要致力于解決選址和運輸問題,學者劉彭(2014)[18]19分析邯鄲市餐廚垃圾回收處理現狀和逆向物流系統運行上存在的問題,分析逆向物流系統中回收要素的選址和運輸路徑問題,應用最小費用最大流的圖論理論,找出建立合適回收點、優化運輸路徑的方案,實現最小成本、最大效果的餐廚垃圾回收。并從法律制度構建和激勵政策制定兩方面研究。學者李士森(2013)[19]19研究回收點的選址一路徑問題。利用0—1規劃和最小費用最大流的圖論理論,建立餐廚垃圾逆向物流系統整體運行費用最小的數學模型,應用LINGO編寫求解程序,選擇合適的回收點,并給出最優運輸路徑。
政府對供應鏈上的企業的約束與激勵作用有助于餐廚垃圾逆向物流管理的優化。北京物資學院的劉俊娥、劉彭(2013)[20]155通過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餐廚垃圾回收處置與再利用上存在的問題,給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餐廚垃圾管理的約束與激勵機制。進行了便于運作的、有效的區域性餐廚垃圾逆向物流網絡系統研究。學者朱丹(2014)[21]92以利益相關者為視角,強調了政府的監督激勵的職能。并且以商品價值流為導向,共同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建立一個以多利益相關主體共管共治共營為基礎的,以專業增值第三方物流服務為核心的,以價值協同創造為紐帶的戰略協同式城市餐廚垃圾回收逆向物流系統。
我國一些一級城鎮有餐廚垃圾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但是由于建立發展的時間較短而存在很多問題。學者林敏暉(2013)[22]92對城市餐廚垃圾現行回收逆向物流系統的運行模式與現狀進行歸納,設計城市餐廚垃圾回收逆向物流系統新模型。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王莉(2009)[23]62針對餐廚垃圾回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后,指出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下,將餐廚垃圾納入資源化利用軌道,依據現代物流理論的反向物流思想建立有效的餐廚垃圾逆向物流回收體系,從而促進餐廚垃圾的有效回收,為資源化利用提供順暢的原料渠道。
(三)關于區域性餐廚垃圾供應鏈管理的論述
關于餐廚垃圾供應鏈管理的研究大部分還處于根據各區域的特點及問題來進行研究,本人主要引用了幾個對國內大城市的餐廚垃圾供應鏈研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劉洋(2014)[24]主要以北京地區G公司餐廚垃圾處理的供應鏈管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主要從G公司餐廚垃圾前端收集、中端運輸、終端處理、末端資源化產品,利用幾方面提出了供應鏈優化方案。廈門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朱丹(2014)[25]21以利益相關者為視角,商品價值流為導向,共同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建立一個以多利益相關主體共管共治共營為基礎的,以專業增值第三方物流服務為核心的,以價值協同創造為紐帶的戰略協同式城市餐廚垃圾物流系統。此系統的管理機制則涵蓋利益分配與調節、溝通與協商、信息透明化與共享、綠色消費、公共監督等層面。
四、國內外研究評述
綜上所述,關于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研究中,國內外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研究和餐廚垃圾供應鏈管理的研究相對較多,然而關于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對于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研究有以下幾點不足。
(一)關于對居民餐廚垃圾處理的研究不足
大部分文獻局限于對餐飲業及企事業單位食堂餐廚垃圾的收集、運輸及處理問題,然而關于居民餐廚垃圾收集處理問題的研究方面較少。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現在居民餐廚垃圾日產生量在不斷增加,居民餐廚垃圾部分占需處理餐廚垃圾的重要部分,并且居民餐廚垃圾具有分布廣、分布分散、收集困難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所以,不容忽視居民餐廚垃圾的處理問題。
(二)關于政府執法監督職能的研究不足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整理發現關于在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中對于政府職能的研究局限于激勵政策方面,然而政府執法監督功能在處理餐廚垃圾收集及處理過程中也同樣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懲罰方面的研究也更加深人,做到恩威并施來提升政府在餐廚垃圾供應管理中的作用。
(三)關于餐廚垃圾供應鏈管理中人員管理的研究不足
由于在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理過程的供應鏈上下游的配合主要取決于工作人員的配合,因此要重視對于供應鏈上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然而現有的文獻對于這方面的研究還處于空白狀態,因此要深入研究餐廚垃圾供應鏈上工作人員的管理。
(四)關于全國性范式模型研究不足
關于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研究現還局限于區域性、個案性的研究,然而餐廚垃圾問題是全國性共有的。因此要從局部著力點發散到對整體研究中,建立一個相對其他所有地區都較為試用的基本范式模型。
五、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研究展望
(一)拓展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研究方向
關于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方面還要深入研究。在現有文獻的研究基礎上,還要繼續拓展研究方向,例如對居民餐廚垃圾收集、運輸及處理問題的研究;政府的執法監督職能更充分實施的研究;餐廚垃圾供應鏈管理人員管理的研究等方向還需更深入的探討。通過對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研究深入拓展,更進一步完善這一研究方向智庫水平。
(二)拓寬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的研究范圍
現有文獻大多是從區域性、個案性角度對餐廚垃圾生物質能供應鏈管理進行研究,缺乏對全國性的餐廚垃圾供應鏈管理體系構建的研究。因此應以現有的研究經驗及模型推及出試用于廣泛地區餐廚垃圾處理的基礎范式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