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聞亞,陳凱
(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100083)
摘要:基于文獻分析與推導,立足生物質能源企業微觀視角,構建以組織學習為中介變量的概念模型,實證探究了市場導向和政策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發現,市場導向通過組織學習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產生正向影響,政策導向既可直接也可間接通過組織學習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產生正向影響。因此,為生物質能源企業經營管理者提出的策略建議是:培育市場化,重視市場導向與組織學習的結合;加深政策變革感知,全面響應政策導向和加強組織學習能力的培養。
生物質能源產業是中國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的發展目標。生物質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的特點。加快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是改善環境質量、發展循環經濟、消減能源緊張局面的重要任務[1]。然而受制于消費市場的發展、政策導向偏差等問題,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面臨困境,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不佳[2]。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的影響因素這一議題引起學者們的廣泛關注。生物質能源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研發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然而,中國生物質能源關鍵技術還不夠完善,缺乏核心技術及設備,導致生物質企業產品缺乏競爭力,企業績效差強人意[3]。譬如沼氣技術雖然從2009年以來得到廣泛應用,但熱電聯供技術的缺失導致沼氣持續運行能力差。另外,成本也是生物質能源企業提升績效的一大障礙。生物質能的原料主要來自農業剩余物,原料分布分散;密度小、體積大,運輸困難,導致生物質能源企業的成本過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績效。有學者通過對生物質發電企業的成本核算與內部經濟效益分析發現,現階段生物質發電企業由于規模小、成本高、效率低等因素導致其產品難以市場中推廣,企業經營績效不盡人意[4]。除此之外,原料供應、融資方式、政府政策等也是影響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的關鍵因素[5-7]。從現有文獻來看,針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的研究較少,且多集中于企業技術、成本、政策等因素。考慮到經濟轉型期外部競爭環境市場與政策的共存互補性,企業利用已獲取的市場信息和政策信息調整自己的經營行為,從而與競爭環境得以匹配,這對企業提高績效而言至關重要。諸多研究已經表明市場導向是企業實現競爭優勢的前提,管理者們也認為市場導向是企業提高績效的重要支撐[8-9]。盡管在理論與實踐中,市場導向對企業績效有正向影響已成為共識,但對于不同行業領域而言,市場導向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發揮作用。生物質能源作為一種正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發展受政策支持、引導影響較大,市場導向理論是否同樣適用還有待考證。同時,生物質能源產業作為一種技術密集型產業,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還依賴于企業自身的科研技術水平,因此吸收、整合外界信息的能力在生物質能源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而且,隨著外部競爭環境的不斷變化,生物質能源企業必須不斷提高將外部信息轉化為內部知識并整合、傳遞、應用的學習能力,以保持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基于此,擬以市場導向和政策導向為研究視角,并基于組織學習深入探討市場導向、政策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的影響。通過文獻回顧與理論分析,探索市場導向、政策導向是如何影響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組織學習是否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生物質能源企業究竟應該以市場導向為重還是政策導向?最后,針對研究結論提出建議。
1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1市場導向、政策導向與組織學習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有正向影響
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探討市場導向的定義:有的基于行為觀提出市場導向是市場信息生成、傳播以及反應的信息管理過程[10];有的基于文化觀,認為市場導向通過為顧客高效率創造價值從而帶來企業績效,包括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和跨部門協調三種行為[11]。事實上,市場導向是組織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一種措施,通過對顧客、競爭者及部門協調三個層面的管理形成組織獨特競爭優勢,獲得市場競爭力[12]。在市場導向研究前期,大多數學者認為市場導向對企業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13-14]。市場導向程度較強的企業通常能夠迅速掌握市場環境的變動情況,并依據獲取的相關市場信息滿足消費者需求,從而提升企業績效[15]。
生物質能源產業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尚未完全打開消費市場,企業彼此之間競爭不是很激烈,但考慮到其他新能源例如風能、太陽能等正處于積極開發探索中,且它們相較于生物質能源,在技術、配套設備、產業鏈上更加成熟,同樣給生物質能源企業帶來了競爭壓力。因此市場導向仍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有影響。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物質能源企業會將注意力集中于市場信息的變化上,根據掌握的市場信息,研制出符合消費者生活習慣以及具有使用便利性、低成本的生物質能源產品,提高消費者對生物質能源產品的認知,有效回應消費者需求和其他類型能源產品的競爭威脅,從而占據有利的市場地位,獲得競爭優勢,提升企業績效。
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相關部門的政策引導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企業能否迅速適應相關政策環境,決定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作為一種新興產業,生物質能源尚處于產業發展初級階段,生產成本高、技術難度大、市場難以推廣等特性使得生物質能源企業發展對政府政策的引導、支持依賴較大。隨著財政補貼、原料基地補助等政策的出臺,生物質能源企業得到較快發展。有學者認為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需要政策強有力的支撐[16],政策引導對生物質能源企業影響得到學者們的普遍關注。但是關于政策引導的文獻多集中于強調政府政策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很少有關于政策導向的研究,即生物質能源企業按照相關政策調整自身經營行為,以達到更好的發展。有學者以農業企業為例,借鑒導向理論和信息行為觀首次對政策導向進行了定義:企業收集政策信息,依據相關政策引導,調整自己的經營行為以實現組織目標[17]。企業以政策為導向,將政策信息迅速在內部傳播,并依據政策調整經營行為決定著企業組織目標實現狀況。政策導向在生物質能源企業中體現為生物質能源企業對政策信息的積極收集和響應。若生物質能企業能夠迅速獲取產業政策信息,根據政府的扶持政策方向調整企業經營行為,突破生物質能源大規模低成本生產技術,加強生物質燃料關鍵技術研發,可以有效降低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生產成本并獲得政策補貼,提高企業績效,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競爭優勢理論認為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企業能夠創造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就是組織學習。組織學習是企業對市場環境的不斷適應,面對變化迅速、競爭激烈的外部環境企業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獲得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有學者認為企業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唯一來源就是要有比競爭對手更快學習的能力[18]。中國生物質能源企業核心技術不夠完善,譬如自主研發的燃燒鍋爐普遍存在耗能高、轉化率低、自動化程度低的問題。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生存依賴于企業研發技術,核心和關鍵技術的突破是高效高值利用生物質能源、打開生物質能源產品市場的有效途徑。通過組織學習對外部知識的獲取、吸納、轉化及利用,生物質能源企業可以優化內部知識鏈,對企業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整合,在能源作物開發、沼氣技術、生物質熱轉化技術上有所突破,為合理利用生物質資源提供強大技術支持,從而產生競爭優勢提高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績效[19]。因此通過組織學習,生物質能源企業可以迅速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更新資源基礎,有效促成技術能力的提高與創新,這對于提升能源轉化效率,促進消費者感知價值,提升企業績效具有積極作用。
根據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設:
H1:市場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有正向影響
H2:政策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有正向影響
H3:組織學習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有正向影響
1.2生物質能源企業的市場導向和政策導向對組織學習有正向影響
不斷變化的外部競爭環境使許多企業開始注意到企業需要不斷學習與調整以應對變化,因此組織學習成為核心能力之一[20]。組織學習的概念最早于1978年正式提出,定義為偵察發現錯誤的過程,隨后得到學者們的不斷修正[21],是指企業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獲得自身競爭優勢而在企業內部不斷識別獲取新知識,并進行整合循環上升的互動過程。組織學習由信息獲取、信息傳播、信息理解和共享組成,因此只有掌握正確的信息,組織學習才能發揮效果。市場導向是企業與市場信息交換的過程,市場導向的企業能夠深入了解顧客需求,得到競爭對手的決策信息,并將此信息傳遞給企業內部相關部門獲得共識[10]。在搜集、處理、吸收信息的同時企業的市場導向帶動了組織學習水平的提升[22]。市場導向型生物質能源企業,能夠精準感知消費者對能源產品的需求,并將信息傳遞到企業內部。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提供差異化產品,生物質能源企業內部將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吸收、整合,從而提升了企業的學習能力。因此,在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初期、消費市場不完善、消費者需求快速變化的情況下,市場導向觀念的貫徹執行將顯著促進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組織學習。
根據政策扶持的信息,生物質能源企業能夠明確關鍵技術的突破方向,政策導向的企業根據收集到的政策信息,在組織內部研究、傳播的同時,有效取得生產過程關鍵技術的突破,改善生物柴油產品抗氧化性能、生物質熱轉化成本高、固體成型燃料穩定性差等問題從而帶動組織學習能力的提升。
根據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設:
H4:生物質能源企業市場導向對組織學習有正向影響
H5:生物質能源企業政策導向對組織學習有正向影響
1.3組織學習在市場導向和政策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在市場導向-企業績效的關系前期研究中,學者們普遍認為市場導向對企業績效有直接的正向影響。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有學者得到了不一致的研究結論。許多學者認為市場導向不直接影響企業績效,而是需要通過組織學習的中介作用間接影響企業績效[23-24]。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無論是市場導向還是政策導向,都是企業的一種經營理念。在生物質能源企業的實際經營行為中,企業績效的提升還有賴于通過組織學習對獲取的新知識不斷整合、吸收。一方面,生物質能源企業以市場為戰略導向,獲取消費者、競爭者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必須通過組織學習內部吸收、整合,才能有效彌補生物質能源產品相較于傳統化石能源產品和其他類型新能源產品的缺口,從而有效滿足消費者需求,提高企業績效;另一方面,生物質能源企業以政策為戰略導向,也需要通過組織學習調整企業現有的技術水平與發展方向,確保與政策環境的匹配,減少損失[25]。因此,生物質能源企業不論是以市場為導向還是以政策為導向,都需要通過組織學習的間接推動作用實現企業績效的提升。
根據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設:
H6:組織學習在市場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H7:組織學習在政策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2數據與方法
2.1調查方法
以生物質能源企業為調研對象,樣本主要來自云南、內蒙古等生物質能源豐富的地區,樣本具有代表性。通過問卷調查收集數據。首先閱讀相關學術文獻,借鑒權威量表,并與專家學者、企業高管訪談之后形成初始問卷。
為確保測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對各項變量的測量盡量采用國內外文獻中廣泛使用的成熟量表,再根據特定的研究對象與目的適當修改。核心測量構念為市場導向、政策導向、組織學習和企業績效,各核心構念均采用Likert5點量表測量,1~5分別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
市場導向的測量廣泛應用的是MKTOR和MARKOR量表,二者比較而言,MKTOR量表具有更高的解釋力與穩定性,因此選擇MKTOR量表作為市場導向的測量量表。量表包括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和部門間協調3個維度,13個具體測項[11]。
學術界對政策導向的測量還未形成成熟量表,參考學術界以信息行為的角度測量市場導向,基于Churchill的量表開發程序[26],借鑒陳啟杰提出的對政策導向測量的3個過程層次,即政策信息生成、政策信息傳播及經營行為調整[17],并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政策導向的測量提出建議,經過不斷修改調整最終形成包含3個維度、12個具體測項的政策導向測量量表。
組織學習的測量,組織學習屬于動態能力的一種,單一的維度無法準確測量一個企業的學習能力。采用Baker和Sinkula開發的組織學習測量量表,包括學習承諾、共同愿景、開放心智3個維度,具體12個測項[27]。
企業績效的測量,通常從主觀和客觀2個角度進行測量。由于涉及到企業內部信息,管理人員一般不愿透露真實情況。因此研究采用主觀測量的方式,即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績效與主要競爭對手情況相比較完成問卷。參考以往文獻中對企業績效測量的成熟量表,并結合生物質能源企業實際情況,企業績效測量量表最終形成,具體包括新產品開發、市場拓展、研發成果、產品差異化程度、員工發展和政治公共關系6個測項。
在正式調研之前,利用初始問卷對調研對象進行預調研,根據反饋意見,對初始問卷進行調整與修改,最終形成正式問卷。正式調研時間為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通過訪談或者郵件的形式向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發放、回收調查問卷,共計發放問卷110份,回收79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率為71.8%,有效率較高。
2.2研究方法
首先運用SPSS21.0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計算出各因子的載荷系數,進行信度分析;然后通過SmartPLS3.0軟件計算出各測量構面的組合信度(CR值)及平均抽取變異量(AVE值)進行效度分析,效度分析分為內容效度與結構效度,量表是借鑒國內外經過檢驗的成熟量表設計而成,并獲得專家認同,能夠保證問卷的內容效度;分別從收斂效度和區別效度兩個方面考察結構效度,通過計算各構面間的相關系數以及各構面的AVE值的算術平方根,將二者數值進行比較,檢驗量表的區別效度。
采用PLS-SEM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對假設進行檢驗。由于樣本量小于100,不適合使用AMOS對模型進行分析。而PLS對小樣本分析的結果更可靠,故采用PLS¯SEM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分析。
3結果與分析
樣本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云南、內蒙古等生物質能源豐富地區的生物質能源企業大多為成立不到15年、規模不到500人的中小型民營企業,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多為30歲以上50歲以下的男性中青年(表1),這與預期基本吻合,說明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信度檢驗結果顯示,除政策導向中的政策信息傳播和經營行為調整維度外,各變量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數均大于0.7(表2),由于政策信息生成和政策信息傳播為政策導向的構成維度,而在驗證假設時使用的變量為政策導向,且政策導向Cronbach's α系數大于0.8,因此認為各變量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檢驗結果顯示,所有測項因子載荷系數均大于0.5,所有測量構面的CR均大于0.8,除政策導向及其政策信息生成維度的AVE大于0.4并接近于0.5以外,其余測項的AVE均大于0.5,說明各變量量表具有較好的收斂效度;各構面的相關系數不為1,市場導向、政策導向、組織學習和企業績效的AVE平方根數值分別為0.764、0.670、0.739和0.760,除個別變量外,其余變量AVE平方根數值均大于各構面的相關系數,說明各變量量表區別效度可以接受,因此認為各變量量表具有較好的效度。利用R2測量模型擬合度進行假設檢驗的結果顯示,僅有H1沒有通過,說明所構建的結構方程模型的分析解釋力均較強。(1)對市場導向、政策導向和企業績效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得到的R2為0.220,說明模型解釋力較強;(2)構建市場導向、政策導向、組織學習和企業績效的結構方程模型對其他研究假設進行檢驗,得到的R2為0.277,說明模型解釋力較強。


3.1組織學習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組織學習對企業績效進行檢驗結果顯示,β值為0.855,t值為4.769>1.96,因此組織學習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H3成立。通過組織學習,企業可以快速掌握內外部環境知識,因此能夠獲得競爭優勢從而提高企業績效。這可能是因為生物質能源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企業依賴于自身將外部信息轉化為內部知識并應用的學習能力來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高生物質能源利用率,從而獲得競爭優勢,所以組織學習對生物質能源企業而言,影響較大。
3.2市場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具有間接的正向影響
市場導向與企業績效進行檢驗結果顯示,β值為0.207,t值為1.587<1.96,說明市場導向與企業績效關系不顯著,因此H1不成立。這可能與生物質能源企業稀缺技術有關,中國生物質能源企業普遍存在技術水平較低、自主研發不足的障礙,而市場導向的選擇需要依托企業技術水平研發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因此盡管有的企業很關心顧客需求,關注競爭者動向,但是因為技術能力不足,難以做出相應的響應,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所以市場導向對企業績效的直接影響不顯著。
但在市場導向對組織學習的研究中,市場導向對組織學習具有顯著正向影響(β=0.565,t=6.290>1.96),H4成立。說明盡管市場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績效沒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市場導向程度越高,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組織學習能力越高,而組織學習能力正向顯著影響企業的績效,即市場導向不直接影響企業績效,而是通過影響組織學習,誘發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績效的影響作用。這種間接的影響可能與生物質能源的產業特殊性有關。生物質能源企業的主要競爭者是傳統的化石燃料企業與其他類型新能源,因此面對市場需求還需要通過企業自身生產研發技術去提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因此市場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是間接的。
3.3政策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響
政策導向對企業績效的β值為0.293,T值為2.073>1.96,政策導向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正向影響,H2成立。政策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的影響,既可以是直接的,又可以是間接的。且政策導向程度較高的生物質能源企業,其績效也較高。這可能是因為生物質能源尚處于產業發展初級階段,前期企業發展需要較大的資金和技術投入,而這些都是企業無法獨立承擔的,因此大部分生物質能源企業需要依靠政府補貼得以生存。所以政策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而言,影響較大。
與此同時,政策導向對組織學習具有顯著正向影響(β=0.347,t=3.508>1.96),H5成立。生物質能源企業政策導向程度越高,其組織學習能力越強。這可能是因為企業若能依據政策信息,明確調整經營行為的方向,在解決成本高、技術穩定性差等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的同時,帶動企業吸收、轉化信息的能力,從而帶動組織學習的提高。
3.4組織學習在市場導向、政策導向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組織學習在市場導向對企業績效作用中,標準化估計值為0.483,中介效應顯著(t=3.363>1.96),說明組織學習在市場導向與企業績效關系中起中介作用,H6成立。同理,組織學習在政策導向與企業績效關系中起中介作用(標準化估計值為0.297,t值為3.242),H7成立。
即生物質能源企業的市場導向、政策導向程度越高,越能夠促進企業對外界信息搜集、整合。市場導向、政策導向正向影響組織學習,通過組織學習又能促進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生物質能源企業屬于技術密集型企業,市場、政策導向對企業的發展方向有指導作用。因此對于生物質能源企業而言,在具體經營行為中企業需要通過組織學習提高企業本身的技術研發水平,提高產品性能;在以市場、政策為導向獲得重要信息時,結合自身的組織學習能力,促成資源成果的轉化,從而提升企業績效。
4建議
發展生物質能源對解決能源危機、發展低碳經濟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國生物質能源企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根據研究結果,市場導向、政策導向和組織學習會對生物質能源企業績效產生的影響,從3個方面為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提出策略建議。
4.1培育市場化,重視市場導向與組織學習的結合
中國經濟正處于以市場為主導的轉型期,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市場導向始終是影響生物質能源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搭建信息化交流平臺,加強與供應商上游聯系,維持原料穩定采購;促進與消費者的下游交流,及時了解消費者體驗以及改進需求,進而有針對性的改進產品與服務。生物質能源企業若想通過市場導向提升企業績效,還要重視市場導向與組織學習之間的結合。根據獲得的市場信息刺激企業自身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的促進成果轉化,進而提升企業績效。只有這樣生物質能源企業才能在競爭環境愈況激烈,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的發展下,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獲得比傳統化石燃料更多的競爭優勢,繼而持續提升企業的績效,由此帶動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4.2加深政策變革感知,全面響應政策導向
生物質能源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受到政策影響較大,因此積極收集政策信息,及時傳播、消化吸收并作出相應反應的企業更容易獲得良好的企業績效。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產業鏈較短,產業規模小。受到原料供應、物流運輸以及研發技術等限制,只能小范圍的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因此生物質能源企業可以積極與各市縣政府部門開展合作,充分利用地方豐富的農林資源,共同開發建設生態低碳產業,實現合作共贏。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交流,及時將企業資源與政策環境相匹配,享受政府在財務金融、租稅優惠、產業規劃等方面政策的溢出效應,提高企業績效。在推進生物質能源產業化過程中,生物質能源企業需要進一步強化對政策信息的收集、消化和吸收,及時制定與適應策略。深刻理解相關政策的目的與意圖,依據政策方向不斷調整自身結構、培養自身能力,從而獲得更高的企業績效。
4.3加強組織學習能力的培養
市場導向與政策導向的戰略能夠有效提供生物質能源企業發展方向,但企業績效的提升歸根結底還依賴于核心技術能力的提升,而組織學習能力就是企業提升核心能力的加速器。要學會利用組織學習的能力將市場導向與政策導向獲取的資源轉化為企業卓越的績效。生物質能源產品紛繁復雜,尤其是一些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生產,兼容多種技術標準。通過組織學習形成自主研發的核心和關鍵技術,實現原料供應的穩定與經濟、物流運輸的便捷、生產技術的掌握等。生物質能源企業可以考慮成立研究中心或與科研所搭建科研平臺,整合內外部資源。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的集聚先動優勢,推動生物質技術基礎研究,促進成果轉化,從而提升企業績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