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穎1,張新宇2,馬龍波2
(1.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福建泉州362000;2.青島農業大學經濟學院,山東青島266109)
摘要: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與能源枯竭危機已成為當今社會最為關心的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穩定發展,使用零排放的固體生物質燃料可以有效緩解這些危害。本文基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362份數據,依據Logit模型來分析鄂爾多斯市的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愿意。結果顯示:戶主的文化程度、年齡、家庭收入、農戶的環保意識與安全意識、政府能源政策以及農戶對固體生物質燃料的認知程度等對農戶購買固體生物質燃料具有顯著的影響。建議從政府制定并實施能源補貼政策、加強對固體生物質能源的宣傳兩個方面入手,進一步促進固體生物質燃料在農戶中的推廣,更好地推動鄂爾多斯市固體生物質燃料產業的蓬勃發展。
能源是人類生產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主要物質根基[1]。伴隨著經濟的極速發展以及人口的急劇膨脹,環境問題越來越為大家所關注,并且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大部分的不可再生資源消耗量巨大,煤炭、石油等資源的數量正在不斷減少,能源不足和環境惡化成為全人類與全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形勢,對整個社會發展的進程以及人類未來的走向有著重大影響[2]。因此,尋找可替代的清潔能源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開發無污染、易獲取的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性的重要課題,為人們所廣泛關注。其中,固體生物質燃料具有“易獲取、清潔、綠色、易燃燒”的優點[3],原料主要來源于農作物秸稈如小麥秸稈、林木林葉等廢棄物,極易獲得,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不僅可以緩解能源短缺帶來的壓力,還可以減少大量溫室氣體以及各種毒氣體的排放,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更好地保護環境[4]。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諸如美國、瑞典等很早就開始展開對固體生物質燃料的研究,進行設備研發并且將成果應用于市場,取得較好的市場反響,這項技術的成功推廣對環境改善以及開發可再生能源有著重要意義。在我國,雖然固體生物質能源燃料具有更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并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傳統能源,但由于各類因素的影響,農戶對其需求不高,這嚴重阻礙了該產業的發展[5]。為了促進該產業的迅速發展,改善農村能源結構,保護環境,需要了解農戶對固體生物質能源的需求意愿。
目前,關于生物質能源使用意愿的研究較少,張穎等研究表明:對農戶的接受意愿起顯著作用的因素包括政府制定的各種補貼政策、實際年收入、家庭預期收益、環保意識以及農戶文化程度等9個因素[6];柯明妃研究顯示家庭人口數、種植作物的面積、生豬的數量、沼氣的普及程度以及是否使用商品能源五個因素有顯著影響[7];孫鳳蓮研究表明對農戶使用林業生物質能源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包括農戶是否擁有林權證、是否調整林產品的種植結構、固體生物質能源林建設是否得到林農的支持[1];周正亮研究表明:農戶性別、家中勞動力數量、家庭中非農收入比例、是否對生物質能源有所了解、是否在村中進行廣泛宣傳使農戶有所了解五個因素有顯著影響[8];何露等研究表明:居民的性別、受教育程度、太陽能的使用成本、對太陽能的認知水平以及了解信息信息的方式五個因素有顯著影響[9];徐曉倩等研究表明:林地與所在地之間的距離、農戶所經營經濟林的面積、是否使用廢棄物如秸稈或林木枝丫等提供能源、能否緩解環境壓力四個因素有顯著影響[10];徐曉倩研究表明:農戶家庭林業經營情況、家庭能源結構、農戶對生物質能源的認知情況三種因素有顯著影響[11]。從以上文獻綜述中可以得出,主要影響農戶用能意愿的因素包括了農戶基本特征、家庭基本概況(包括用能)及政策及環境認知三個方面。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國南方經濟較為落后的林區、自然保護區內。目前鄂爾多斯市正處于向城市化、市場化、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時期,機遇挑戰并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2453美元,已經成為各自治區中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從鄂爾多斯市歷史數據可知,高速、長期的經濟發展,必然帶來對環境和能源的利用、改造規模的空前加速。本文以鄂爾多斯市農戶對生物質燃料的態度、行為研究其使用生物質燃料的影響因素。
目前鄂爾多斯市將煤炭作為主要的能源,但是隨著能源需求的增長,原有的煤炭資源無法滿足需求。如今隨著新能源的推廣、固體生物質能源慢慢進入大眾的視野。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鄂爾多斯市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的意愿為研究對象,使用Logit模型進行回歸分析,來分析影響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的因素,可以為政府制定推廣固體生物質能源的政策提供參考以及為企業進行生物質能源的推廣提供借鑒。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對象
本文所研究的對象鄂爾多斯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鄂爾多斯高原上。鄂爾多斯市總面積8.67萬km2,截至2018年底,總人口約為207.84萬人,屬于人少地多且資源多的地區,其中蒙古族人口約為31萬人①,占總人口的14.91%。鄂爾多斯市位于北緯40°51′~41°8′,溫帶大陸性氣候導致其降水極少并且分布不均勻,每年的降水量在170~350mm,這種典型氣候非常適合檸條、沙棘等灌木類生長,灌木可以為固體生物質能源提供原料。鄂爾多斯市林業建設發展較快,面積廣闊,每年會產生較多的林業廢棄物,而發展固體生物質能源可以將這些廢棄物合理利用,既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又可以使用清潔能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因此,對鄂爾多斯市的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的意愿進行研究,了解農戶的使用意愿,有利于鄂爾多斯市更長遠的發展。
(二)研究方法
1.模型構建
根據研究綜述與本研究內容的需要,農戶購買固體生物質燃料的意愿可以分為愿意與不愿意兩種情況,這屬于典型的二元選擇模型,并且由于被解釋變量是離散的、不符合正態分布的二值變量,二元的離散變量不滿足一般線性回歸約束條件,很難使用傳統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進行處理。并且眾多學者在研究農戶意愿時,都采用了二元Logit回歸的方法,如戶艷領、王元峰、麻蘊澤等運用二元Logit回歸模型對農戶意愿進行實證研究[12-14],因此本文使用Logit回歸模型來解釋影響農戶購買固體生物質燃料的意愿因素。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因變量y為農戶購買固體生物質燃料的意愿,將“愿意購買固體生物質燃料”定義為1,將“不愿意購買固體生物質燃料”定義為0。本文對農戶購買固體生物質燃料的行為及其影響因素進行采用Logit回歸模型來進行回歸分析,以農戶是否具有購買固體生物質燃料的意愿作為因變量,以農戶的個人信息、家庭用能現狀以及認知程度情況三大類變量下的11個小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研究。該模型的表達式為:


2.變量選擇
理論上看,農戶是否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以下因素。
(1)農戶戶主的個人特征及家庭特征。農戶家庭是否適應固體生物質能源與戶主的個人以及家庭特征存在密切的關系,變量包含戶主的性別、年齡及受教育水平,家庭的收入水平等。從理論上來看,戶主在家庭生活中通常擁有決定權,并且男性戶主更不易受到外界影響,可獨立做出決定,比女生戶主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要高,因而本文預測男性戶主對于固體生物質能源的接受意愿更強;在文化程度上,戶主接受教育的時間越久,文化程度就會越高;而文化程度越高,對新事物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對于固體生物質燃料的接受意愿就越高,因此受教育程度高的農戶比受教育程度低的農戶更易于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6];一般而言,農戶的年齡越大,會有很強的能源使用慣性,會更不愿意改變目前的能源使用現狀,因此年紀越小的農戶就越易于接受固體生物質燃料;家庭收入越高對自身安全、環保等方面的需求越大,越易于使用新能源[1]。
(2)家庭用能狀況。農戶家庭是否適應固體生物質能源與目前家庭用能情況存在密切的關系,其中包括能源政策、用能結構、用能習慣及能源滿意度。政府支持力度越大,農戶對新事物越存在樂觀且支持的態度,則政府及農林相關部門投入于補助資金越多,農戶對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補貼的相關政策政策了解程度越深,就越有助于提高其使用生物質能源的積極性,參與的意愿越強烈[1];煤炭是燃值高、使用方便的資源,薪柴是取之方便且花費為零的能源,其作為家庭能源主要形式,使用比例越高對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起負方向作用;農戶對某種能源的依賴程度較高,在一段時間內不愿意改變目前的能源使用狀況,造成能源使用慣性,則用能習慣對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起阻礙作用[7]。農戶對某種能源的滿意度越高,那么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會更不愿意改變現有的能源結構,則用能滿意度對固體生物質能源起阻礙作用[1]。
(3)農戶的認知程度。包括農戶是否有個人及家庭的安全意識、是否具有環保意識以及農戶對固體生物質燃料的認識程度。從理論上說,這三個因素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都有正向影響。農戶的環保意識以及安全意識越強,對使用的能源就會要求越高,越愿意選擇更安全環保的固體生物質能源;如果農戶對固體生物質燃料認識越深,會認識到其潔凈、無污染等優點,會促進大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8]。
各變量說明及理論預測方向見表1。

3.數據來源
為了解鄂爾多斯市農戶使用生物質能源的意愿,課題組設計調查問卷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此次調查問卷包括三個部分:(1)農戶及家庭基本信息。主要調查選項有:戶主性別、年齡、民族、戶主出生地、健康狀況、戶主的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數,家庭可支配收入、外地務工人數等。(2)能源結構變化。主要調查選項有:是否獲得補貼、能源消費結構、用能習慣、用能滿意度等。(3)認知程度。主要調查選項有:對生物質成型材料的認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是否知道能源補貼標準、村子是否召開村民大會了解生物質能源等。
課題組2017—2018年前往鄂爾多斯市調研,調研隊伍分別來自北京林業大學和青島農業大學的老師與學生。本次研究選擇鄂爾多斯市居民為調查對象,應用多階段的抽樣方法進行,樣本產生方法為:在鄂爾多斯市的區鎮村中,隨機選取3個區4個鎮4個村各隨機380人進行調查。
調查時,由事先培訓的學生在人群集中的地方來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調查人員和被調查的對象采取一對一交流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大大減少無效問卷的數量,避免由于多種原因如受訪者由于不識字或者理解不了問卷等而產生的誤差。并且隨機調查法由于受訪者之間相互獨立,沒有聯系,故而可以保證受訪者在總體樣本中的均勻分布,減少誤差,使樣本更具代表性。總共發放問卷380份,回收后對無效問卷進行篩選,將隨意作答或是信息缺失的問卷作廢,最后實際得到有效問卷362份,有效率95.26%,具體樣本分布見表2。

為了確定最后所得到的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對得到的數據進行了預處理。首先,對數據進行初步的審核,審核內容主要是檢查調查的個體以及所有調查的項目是否都填寫。其次,對問卷中的數據進行篩選,將不符合要求的數據篩選出來,將有明顯錯誤的數據剔除,以減少誤差。最后,將數據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主要是看看是否可以發現一些明顯的特征或者趨勢。
二、模型結果與分析
(一)能源使用結構分析
鄂爾多斯市地大物博、人口較少,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能源礦產資源,屬于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因而其居民和工業上的能源消費結構主要以煤炭、天然氣及與其相關的衍生品如煤電、煤化工、液化天然氣為主,非化石能源如風、水、太陽、生物質能等使用較少。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鄂爾多斯市在“十三五”期間煤炭消費年平均增長28%,煤炭使用凈增量達2.3億t。預計到2020年,原煤消費量將達到3.3億t,全市的煤炭消費在能源消費結構占88.3%,這一數據高于內蒙古自治區6.2%,高于全國20.8%。鄂爾多斯市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全市也是典型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煤炭的廣泛使用造成了環境污染的日益加劇。而生物質能源具有發熱量大、污染極小、可再生的優點,現階段很多發達國家都在推行生物質能源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的成功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因此,為推進鄂爾多斯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減緩環境壓力,推行固體生物質能源勢在必行。
(二)樣本基本特征
研究中通過使用stata 12.0及Excel 2003等相關統計軟件,對總計362戶有效樣本進行數據整理,基于相關研究分析,選擇出對本研究有用的相關指標總計三大類11個,對數據進行總體性描述(表3)。

農戶對固體生物質能源的購買意愿較低,只有30.63%的人愿意購買。在戶主和家庭特征方面,從樣本數據中可得出戶主58.54%為男性,女性為41.46%,樣本農戶的平均年齡為48歲,平均文憑為初中;樣本農戶家庭年平均收入約為22903.27元/(戶·年),其中最低收入為1550元/(戶·年),最高收入高達82100元/(戶·年),這要高于張穎等研究的樣本收入均值,但收入差距較大[6]。
在家庭用能現狀方面,由于鄂爾多斯市政府用能補貼政策的覆蓋率較低,樣本中76.18%的人表示從未聽說過能源補貼相關的政策或者是從未享受過能源補貼,僅僅23.81%的人享受過。這將限制農戶對固體生物質能源的使用意愿;在能源結構中煤炭的消費量統計上,消費比最少的農戶為13.8%,最高達95.7%,而平均消費比高達73.63%;在消費慣性的統計上,45.61%的樣本農戶認為在選擇能源時不會因為原有的用能習慣而維持現狀,54.39%的消費者表示會堅持使用原有的用能方式;對目前用能狀況的滿意度調查中,消費者對現有能源結構的滿意度較高,為77.8%,僅有22.2%的農戶表示不滿現有的能源結構。
在對固體生物質燃料認知問題上,農戶對于固體生物質能源認知程度較低,40.98%的樣本農戶在選擇能源的使用上會考慮到環保因素,58.02%的樣本農戶選擇用能時不會考慮環保因素;而63.41%的樣本農戶不會考慮自身及家人安全因素,只有36.59%的樣本農戶表示會顧及安全健康問題。
(三)影響因素分析
1.模型回歸結果
本文使用極大似然法,通過使用stata 12.0軟件對模型進行回歸和檢驗。為了更好地擬合模型,同時減少解釋變量間多重共線性對結果造成的影響,在估計時選擇了變量后向逐步剔除法,設置0.05為變量進入模型的顯著性水平,設置0.10為變量剔除出模型的顯著性水平,得到結果見表4。

2.估計結果分析
從模型結果看,戶主年齡、戶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否獲得補貼政策、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及對固體生物質能能源認識,以上9個變量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具有顯著影響;戶主性別、能源消費結構、用能習慣及用能滿意度,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不起顯著作用。
(1)戶主年齡顯著,但是和預期的方向相反,可能原因在于目前農村能源主要以薪柴和煤炭為主,隨著年紀的增大無法進行薪柴的采集及運輸,減少了薪柴的采伐,同時也會減少煤炭的消費,因此會選擇原料極易獲得的固體生物質燃料為主要能源,這與徐曉倩的研究結論相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固體生物能源接受程度也越高[15]。
(2)文化程度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有正向影響。總體來說,家庭人員受教育程度越高,對環保和安全要求越高,進而對改變目前能源消費結構的愿望越強烈,清潔的能源方式越容易被他們接受。根據調查結果,高中及以上學歷中,90.25%的人希望改變目前的能源結構,采用環保的能源,與岐皓月所研究得出的結論相同[16]。
(3)家庭收入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有正向影響。家庭年收入越高,對固體生物質燃料的購買意愿就越強烈。因而,家庭收入水平是影響農戶是否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的一大重要因素。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是農戶購買生物質燃料購買行為的前提,農戶即使在主觀意識上認同固體生物質燃料較之煤炭能源的優越性,但由于受限于經濟條件,使用新燃料需配備專門爐具,導致一次性貨幣投入較大,故農戶仍然會選擇使用其較為熟悉的能源[2]。
(4)是否獲得補貼政策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起正向作用。獲得政府的補貼政策,農戶會選擇積極參與,因為有了補貼政策間接降低了固體生物質能能源的價格,使之低于煤炭的價格,在基本條件類似的情況下,農戶會優先選擇環保的產品,這與孫鳳蓮研究的結論相同[1]。
(5)有環保意識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有正向影響。對環境保護有深刻的認識,意識到目前的能源結構對我們生活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損害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的,會更傾向于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這與徐曉倩的研究結論相同,環保意識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正相關[15]。
(6)安全因素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起顯著的正向作用。農戶在選擇能源使用方式時會衡量其經濟性與安全性,在現有的能源使用方式對農戶沒有造成傷害的前提下,農戶才會把經濟性當成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根據鄂爾多斯市2018年的調查顯示,調查的362戶中,受到傳統能源損害的就有37戶,因此安全因素也是固體生物質能源能夠推行的重要因素之一[10]。
(7)對固體生物質能源認識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起正向作用。農戶如果對固體生物質燃料有一定的了解,就會對其優點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有所判斷,則會更愿意接受固體生物質燃料;相反,如果農戶對固體生物質燃料從沒聽說過或者是周圍沒人使用的話,則使用該燃料的意愿較低[11]。
(8)戶主的性別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沒有顯著影響。和預期結果不同,可能是由于目前農村受教育程度差不多,所以男性和女性對于新事物的接受上,并沒有顯著差別,這與孫鳳蓮研究的結論相反,在她的調研中由于男性外出打工較多,對能源使用關注較少,所以戶主為女性會更愿意使用生物質能源產品[8]。
三、結論與建議
根據對鄂爾多斯市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意愿的分析,戶主年齡、戶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否獲得補貼政策、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及對固體生物質能能源認識,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起顯著作用;戶主性別、能源消費結構、用能習慣及用能滿意度,對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燃料不起顯著作用。
為了更好地推廣固體生物質燃料,建議從以下方面開展:(1)政策支持。農戶的家庭收入在短期內很難有很大的提高,收入較低的家庭更換能源使用類型成本相對較大,政府應加大農戶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的補貼,包括建設配套設施以及原料的購買補貼,激勵農村居民轉變用能結構。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應該向歐盟、美國學習,通過實施零稅收和優惠政策,進而對使用者進行無償資助、貸款優惠或者價差補貼等措施,以此鼓勵更多農戶去使用。根據不同農戶家庭收入的差別,以現階段使用的蜂窩煤為參照物,針對家庭條件一般的農戶實行差價補貼政策,對于使用固體生物質能源超出使用原有能源的家庭,進行價格補助,鼓勵更多的家庭使用;對使用量較大的少部分家庭,可以通過提供小額貸款等優惠方式來進行補貼;對經濟特別困難的家庭采用無償提供燃料的方式,鼓勵他們使用生物質能源,但是需要根據不同家庭來制定補貼燃料的數量。
(2)概念的定位及宣傳。由于農戶對固體生物質能源知之甚少,因此在對固體生物質能源進行市場推廣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與互聯網自媒體相結合,采取多種形式如電視、報紙宣傳;對村干部進行培訓,在小范圍內普及固體生物質燃料優點以及國家的補貼政策,而后村干部通過村中宣傳欄或是召開村民大會等形式對其環保性、安全性以及政府的政策補貼等進行宣傳,強化農戶的環保與安全意識,促進農戶的思想慢慢解放,提高固體生物質能源在農戶中的認可度,為促進固體生物質燃料能源的普及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孫鳳蓮,王雅鵬,葉慧.影響農戶參與生物質能源林建設意愿因實證分析:基于湖北省182個農戶的問卷調查[J].中國農村經濟,2011(11):86.
[2]孫鳳蓮.林木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及其產業支撐體系構建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0.
[3]劉祖軍,張大紅,米鋒,等.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發展前景分析[J].林業經濟,2010(3):87.
[4]張婷婷,孫向陽,李雪珂,等.添加糠醛渣對園林綠化廢棄物堆肥處理效果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6):305.DOI:10.3969/j.issn.1000-6850.2012.16.055.
[5]劉祖軍,馬龍波,張大紅,等.固體生物質燃料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0):80.DOI:10.3969/j.issn.1671-6116.2011.01.015.
[6]張穎,陳艷.農戶對生物質能源產業參與意愿實證分析:以湖北省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2,21(5):585.
[7]柯明妃.農戶參與沼氣建設的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泉州的調查[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11.
[8]周正亮.湖北省林農參與林木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意愿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1.
[9]何露,張永勛,閔慶文,等.三江源移民安置區居民對太陽能資源的認知、使用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資源科學,2012,34(11):2026.
[10]徐曉倩,劉光哲,方義龍,等.陜西省農戶使用林業生物質能源產品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7,32(5):306.DOI:10.3969/j.issn.1001-7461.2017.05.51.
[11]徐曉倩.陜西省農村林業生物質能源利用模式研究[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
[12]戶艷領,李麗紅,任寧,等.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貧困山區農村土地流轉意愿影響因素研究:源于河北省貧困山區縣的調研樣本[J].中國農業資源,2018,39(7):137.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80720.
[13]王元峰,張桂穎,韓晶,等.政府信任與山區農戶農地流轉意愿: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的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0):148.DOI:10.3969/j.issn.1007-7103.2017.10.099.
[14]麻蘊澤,劉濤.基于二元Logit的農戶太陽能選擇行為影響因素模型構建[J].中國市場,2018(6):277.DOI:10.13939/j.cnki.zgsc.2018.06.277.
[15]朱紅根,陳昭玖,翁貞林,等.稻作經營大戶對專業合作社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385各農戶調查數據[J].農業經濟問題,2008(12):71.
[16]岐皓月,王琳.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生物質能源利用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湖南省的調查[J].環境與發展,2019,31(1):193.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