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棟,徐有寧,陳俊峰
(沈陽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學院,遼寧沈陽110136)
摘要:針對下吸式生物質氣化爐主要部件對氣化效果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且設計了1臺生物質氣化爐。以空氣-水蒸汽為氣化劑,松木顆粒為原料,對該氣化爐進行試驗。在僅以空氣為氣化劑時,確定了最佳空氣當量比(ER)為0.263,還原區反應溫度達到671℃,燃氣熱值達到峰值1569kcal/Nm3。在ER保持0.263不變的條件下,增加水蒸汽與燃料質量比(S/B),在反應溫度高于600℃時,燃氣中CO含量逐漸減少,H2含量逐漸增加。當該氣化爐以空氣-水蒸汽為氣化劑,ER為0.263,S/B為0.078時,燃氣熱值達到最大值1627kcal/Nm3。
面對日益突出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治理問題,新型清潔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眾多新能源之中,生物質能的開發與利用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生物質能是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能源之一。目前,我國的生物質能利用效率非常低,一些新技術還未成熟,未能得到廣泛發展[1]。
生物質氣化技術主要包括以空氣、水蒸汽、富氧等為氣化劑的固定床和流化床氣化技術[2]。其中,下吸式固定床氣化爐的燃料由氣化爐頂部加入。隨著氣化反應的進行,生物質燃料依靠自身重量,逐漸下移,氣化后產生的灰由爐底排出。下吸式固定床氣化爐由于其裝置結構簡單,堅固耐用,運行方便,而且對反應變化適應性強,燃氣焦油含量較少等特點被廣泛應用[3]。然而,下吸式氣化爐的氣化效率相對較低,床層阻力較大,運行不穩定,易發生“搭橋”和床層燒穿等問題。因此,針對下吸式氣化爐特點,分析了下吸式氣化爐的設計要素,并設計了以空氣-水蒸汽為氣化劑的氣化爐。
1下吸式氣化爐主要部件設計
設計1臺功率為135kW的下吸式氣化爐,取燃氣低位熱值Qnet=5200kJ/Nm3,氣化爐產氣負荷取值Bg=0.3Nm3/(cm2·h)。氣化燃料選取松木顆粒,其元素分析和工業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1.1喉部尺寸
喉部形狀和直徑大小直接決定氣化爐的性能。帶喉部的氣化爐可以增加氣化還原區的反應時間,提高氣化效率,一定程度上還對“搭橋”有所改善。此外,還能保證還原反應區的溫度要求。喉部直徑直接影響氣化爐的出力,直徑過小滿足不了斷面熱負荷的要求,而直徑過大需要更高的流速才能夠使空氣噴射到氣化爐中心,會對燃氣穿層造成影響[4],這也限制了下吸式氣化爐大型化的發展。

1.2空氣噴嘴
ER是實際通入的空氣量與理論完全燃燒空氣量的比值。ER小于0.2,則會導致氣化不完全,燃氣中有過多的焦油,生成的燃氣熱值過低等問題;ER大于0.4,完全燃燒比重加大,燃氣中CO2、H2O量增加,CO、H2含量減少,熱值降低。所以,最佳ER選擇范圍是0.2~0.3[7]。
ER選取0.25,按照氣化爐最大處理燃料量為100kg/h設計,生物質氣化所需空氣量約為69m3/h,則噴嘴直徑取30mm。
1.3氣化爐高度
固定床氣化爐高度為爐內各反應區與灰室、燃料儲存層高度之和。干燥和熱解區熱量來源于氧化區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所以干燥區與熱解區高度很小。此外,干燥熱解區高度還和氣化爐直徑、燃料顆粒度等因素有關。綜合考慮各因素,干燥熱解區高度取值為300mm。
考慮灰室和燃料儲存層高度不低于600mm,氣化爐總高度取值為1250mm。
1.4蒸汽噴嘴尺寸
蒸汽作為氣化劑不僅可以提高燃氣品質,增加H2含量,還能輔助控制反應床溫,避免床溫過高,造成堿金屬腐蝕設備。
蒸汽量的衡量用指標S/B,其值取0.1,蒸汽噴嘴直徑為dn1=25mm。
氣化爐結構如圖1所示。

2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空氣-水蒸汽作為氣化劑,在僅以空氣為氣化劑的條件下,改變空氣當量比ER,測定反應溫度、燃氣組分及熱值,確定最佳空氣當量比。保持最佳空氣當量比不變,改變通入水蒸汽的流量,確定以空氣-水蒸汽為氣化介質的氣化爐特性參數。
試驗過程如下:
1)為氣化爐添加新料至加料口,點火后待各測溫點溫度穩定后,通入空氣和空氣-水蒸汽,每隔3min,記錄該工況下氣化溫度及燃氣組分變化。燃氣組分通過型號為GASBOARD-3100P的紅外煤氣分析儀進行檢測。
2)待氣化反應結束,燃燒器火焰熄滅后,關停蒸汽發生器和通風機,排空尾氣。
3試驗結果與分析
圖2為還原反應溫度、熱值與ER關系曲線,隨著ER的增加,爐內O2增加,氧化反應增強,產生更多熱量使還原反應溫度增加,當ER為0.263時,反應溫度為671℃,達到峰值。當ER大于0.263時,隨著ER繼續增加,惰性氣體N2也增加,使爐內部分熱量被N2帶出,降低反應溫度。

圖3為ER對燃氣各組分百分含量的影響,隨著ER從0.242增加到0.283,燃氣中CO和H2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當ER為0.271時,CO含量最高,達到27.9%,而此時H2含量較低,為7.86%。圖2熱值與ER變化曲線顯示,當ER為0.263時,燃氣具有較高熱值,為1569kcal/Nm3,還原區溫度升高促進了CO和H2的生成。所以,該氣化爐最佳ER值取0.263。

對于下吸式氣化爐,氣化劑量和反應溫度直接決定氣化效果。隨著S/B的增加,燃氣各成分含量有較大的變化,其中CO含量逐漸降低,當S/B增加到0.144時,達到最低值;H2含量則逐漸升高,當S/B增加到0.108時,達到峰值。而CH4和CnHm含量變化并不大,如圖4所示。

產生該變化的原因是當通入蒸汽氣化劑后,還原區進行CO變換反應:
CO+H2O(g)→CO2+H2(3)
由反應式可以看出,CO參與了變換反應,生成了H2。因此,CO濃度是逐漸降低的,而H2含量是逐漸增加的。H2含量增加時,燃氣燃燒火焰外緣顏色呈藍色。
還原區反應溫度隨S/B的增加而逐漸降低,當溫度低于600℃時,CO變換反應進行緩慢。當S/B進一步增加,反應溫度則繼續降低,使氣化爐內的可燃氣體含量減少。通過分析可以得出,該氣化爐當量比ER為0.263,S/B值為0.078時,燃氣熱值達到最大,即1627kcal/Nm3,如圖5所示。

4結論
下吸式氣化爐喉部直徑、空氣噴嘴等主要部件對氣化效果有較大的影響,綜合考慮各影響因素,設計了1臺以空氣-水蒸汽為氣化劑的生物質氣化爐。在僅以空氣為氣化劑的條件下,確定了該氣化爐最佳空氣當量比;在保持最佳空氣當量比不變的條件下,研究了S/B值對該氣化爐氣化特性的影響。
試驗表明,當ER為0.263時,還原區反應溫度最高為671℃,燃氣熱值最大為1569kcal/Nm3;而當ER大于0.263時,繼續增大ER,反應溫度會降低,可燃氣體CO和H2含量也減少。通入水蒸汽后,隨著S/B值的增加,還原區發生CO變換反應,燃氣中CO含量會逐漸減少,而H2含量會逐漸增加。但是隨著S/B值的增加,反應區溫度會逐漸降低,當溫度低于600℃以下時,氣化效果變差,燃氣熱值降低較多。該氣化爐在以空氣-水蒸汽為氣化劑,ER為0.263、S/B為0.078時,得到最大燃氣熱值為1627kcal/N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