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鵬,楊曉靜
(河北農業大學,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我國農作物秸稈資源量龐大,當前對于秸稈的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方面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已經展現成效,然而收獲成績的同時,我們依舊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挑戰。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對于我國的農業農村發展、能源結構調整、緩解能源危機、生態環境保護有重要意義。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作物種類繁多,主要有小麥、水稻、玉米、豆類等,以及其他雜糧作物。據相關數據統計統計,我國2015年秸稈理論資源總量達10.4億噸,其中秸稈可收集資源量約為9億噸,已利用量約達到7.2億噸;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3%,已經形成了肥料化、飼料化等農用為主的綜合利用格局。但是,由于秸稈綜合利用未形成高效的產業化,其存在經濟效益低和成本較高等諸多限制因素,導致目前我國秸稈仍大量存在直接燃燒或焚燒廢棄的情況。秸稈利用的低效,在破壞生態平衡,嚴重浪費資源的同時,還可能嚴重影響交通、工程建設等。農作物秸稈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在我國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推動農業資源合理有效發展、建設綠色生態美麗鄉村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我國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現狀
1.1秸稈還田利用
秸稈的還田技術即將種植中產生的作物秸稈,通過相關處理,重新返用于土地,其可分為直接還田和間接還田兩種。直接還田是通過將秸稈切斷切碎,撒鋪在農田在農田上,再將其翻埋入土中,腐化后的秸稈將會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狀況。間接還田通常可有快速腐熟還田、堆漚還田、過腹還田、茹渣還田等技術,秸稈的間接還田能夠培肥、蓄水、調溫以及減少環境污染等,利用現代化技術對秸稈進行發酵、堆腐,可將其轉化成優質的有機肥,并且能夠改善土壤環境、提高作物產量等。
1.2飼料化利用
基于我國農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規模大、范圍廣的狀況,農作物秸稈的飼料化利用不僅能擴大飼料來源,促進草食動物養殖業增產,還可以改善大氣環境,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農作物秸稈的青、黃貯飼料是畜牧養殖業中普遍使用的重要的粗飼料品種,其在提高秸稈資源的經濟附加值,也體現了農業生態循環的特點。但秸稈仍具有粗纖維含量高,粗蛋白質、粗脂肪含量低,容積大,適口性差,消化率低等問題,通過青貯、氨化和微貯等方法可提高秸稈飼料的適口性和消化率,顯著提高秸稈飼料的營養價值。
1.3能源化利用
能源問題一直是我國乃至世界的一大重要問題,而當前我國農業人口數量仍非常大,農村能源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將農業生產中產生的大量秸稈資源能源化,使之取于農村而又用于農村,能夠有效的為各方提供各種所需能源,緩解農村能源短缺的問題。通過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將富含碳元素的農作物秸稈氣化,轉化為CO、H2、甲烷等可燃氣體,為每家每戶提供燃氣。秸稈能源化產品相較于一些其他石油燃料產生的熱值更高,借助壓塊機將農作物秸稈壓制成固體燃料,便于使用和運輸。由于該方式的制作工藝簡單且原料來源廣泛,農民對于其認可度非常高,在既提供了能量的同時還清潔衛生,一舉兩得。農作物秸稈的能源化對于建設綠色鄉村和發展節能減排發揮重要作用。
2.秸稈資源綜合利用面臨的問題
盡管在秸稈還田的機械化手段和技術已取得進步,但由于作物收獲是存留的農茬過多,造成機械工作困難,并由此導致機械還田成本上升。在一些還田技術的配套工藝不夠完善,對于不同區域的秸稈還田技術沒有明確的規范,影響地區秸稈還田的實施。秸稈資源的回收、運輸和儲存體系不夠完善,各方面成本較高,沒有有效的機制政策,導致農戶工作積極性不高。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在許多方面都存在著高成本的情況,而在一些關鍵技術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其形成產業化發展比較困難,產業鏈短缺,效益不高。對于秸稈資源化利用的政策制度不夠完善,在許多環節上缺乏相應的政策以鼓動各方積極性,同時,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夠,難以調動廣大農民和社會的積極性。
3.對于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的建議
考慮到我國秸稈資源量大、覆蓋面極廣的情況,應該推行“區域統籌,整體推進”,實現秸稈資源利用最大化。加強各方面技術的研發和創新,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積極研發并向農村推廣新型技術設備。健全秸稈資源收運儲體系機制,針對不同地區,具體實施方案,并通過政策鼓勵,調動農民積極協調配合。政府方面應當加大對于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扶持力度,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大對于秸稈綜合利用的宣傳于推廣,鼓勵農民和一些企業相互合作,發展秸稈資源產業。可以對一些在秸稈綜合利用上有較好表現的農戶予以獎勵、補貼和設備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為秸稈綜合利用水平的提升及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結語
秸稈資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以及有效地減少資源浪費。現階段我們所掌握的各種技術手段并不能夠有效的綜合利用秸稈,實現秸稈資源的全面資源化。我們應當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與弊端,優化秸稈的綜合利用,依靠政府政策全面有效的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在發展農村農業,改善農民生活的同時,實現環境治理與綠色鄉村建設。
參考文獻:
[1]基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的秸稈資源與利用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6).
[2]農業部兩項工作促科技成果落地[J].新疆農機化,2016(3):1-1.
[3]陳玉華,田富洋,閆銀發,etal.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8.
[4]任峰.商品糧種植鄉生物質廢棄物回收利用規劃研究[D].天津大學,2012.
[5]孫曉鵬,李思凡.成就、挑戰與展望——淺談中國農業科技發展[J].時代農機,2019(03):41-42.
[6]楊雪榮.秸稈綜合利用的現狀及解決對策[J].吉林農業:下半月,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