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朝
(許昌市農村能源管理工作站 河南許昌 461000)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種植的農作物種類繁多,分布范圍較廣,因此秸稈產量十分巨大。秸稈在農業發展以及農村居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種寶貴的生產生活資源。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日漸深入人心,秸稈在節能減排和再生資源利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闡述了我國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分析了其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提出了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農業廢棄物,對周邊生態環境有巨大影響,針對這一狀況,人們通常采取定位投放、集中處理等措施。但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以及科學技術、發展觀念的進步,農作物產量逐漸增加,產生了大量農作物秸稈。
農戶一般會焚燒或者丟棄秸稈,不但浪費了寶貴的農副資源,而且還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的污染,因此推廣秸稈綜合利用,對農業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1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性
秸稈綜合利用是指在農業生產經營中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觀念,在生態建設以及循環經濟的基礎上,對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進行再利用。秸稈綜合利用區別于傳統的秸稈焚燒,其更側重于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秸稈綜合利用可以用于肥料、能源、原料等次生資源的轉換,能實現秸稈的經濟價值,提高其利用效率。另外,還可以借助現代化機械技術手段,通過改進現有的秸稈利用技術,將農作物秸稈進行粉碎,提高還田效果,從而增加農業產量,降低污染,維護農業生態系統平衡。
當前,我國對農作物秸稈的利用情況較差,很多農村都采取焚燒的方式,造成了大氣污染,而且過量焚燒對耕地也造成了破壞。農作物秸稈是一種相對優質的農副資源,經過技術處理后甚至可以代替化石等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對保護大氣環境以及升級我國的能源結構有重要作用,對全球氣候也有比較顯著的改善功能,有利于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節約性農業等。加強秸稈綜合利用能夠有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1]。
2秸稈綜合利用與處理現狀
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數量急劇增加,為了保障糧食供應,農作物的種植規模越來越大,產量也有所提高。在此背景下,農作物秸稈處理成為農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現階段比較普遍的處理方式為直接焚燒,尤其是在東北、華北地區較明顯。這種處理方式非常落后,在浪費大量農副資源的同時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威脅,加重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同時會對當地農業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改變耕地土壤結構、降低肥力等,不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已經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禁止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易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鼓勵對秸稈等農副資源進行能源化、飼料化以及肥料化等綜合利用和處理[2]。
3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農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一種生物物質,對農業活動既有利又有弊,利用得當則可以作為次生資源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增加農作物產量和提高農作物質量;如果利用不合理則會嚴重污染當地生態環境,破壞土壤結構,降低耕地肥力。因此,秸稈綜合利用成為當前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直接關系到農業的長遠發展。秸稈綜合利用也是保持農業生態平衡、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資源合理利用,對發展和諧農業具有重要意義[3]。
4加強秸稈綜合利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策略
4.1增加財政資金投入
針對當前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現狀,應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相關農業部門要重視秸稈的利用情況,通過增加農業財政投入,扶持基層農戶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活動,引進和培養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人才,開發符合當地發展條件和需求的秸稈利用技術,深入基層向農戶傳授經驗,引導農戶合理利用農作物秸稈開展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切實推進現代化和生態化農業建設進程。同時,農業部門還要組織引導農戶學習秸稈綜合利用的新技術、新手段,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處理技術,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理念,自主研發秸稈綜合利用設備。
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部門要加大資金支持,促進秸稈綜合利用的產業化、集約化發展,切實保障秸稈綜合利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盡可能減少農業生態環境污染。當地政府部門還要出臺相應的農業扶持政策或條例,對秸稈綜合利用所涉及到的農業設備、費用等進行一定補貼,減輕農戶經濟負擔,提高其綜合利用秸稈的積極性,從而發揮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作用。政府部門還要加強監管,分層管理,嚴格控制秸稈露天焚燒等活動,落實鄉鎮監督機制,杜絕違法焚燒秸稈的現象,避免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從制度上保障秸稈的合理利用,以提高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2推廣秸稈還田
在秸稈綜合利用中推廣秸稈還田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策略,也是貫徹節能減排、循環發展觀念的主要體現。相關部門要在秸稈綜合利用意識不高,對相關技術掌握不足的農村地區推廣機械化和微生物菌劑,引導農戶掌握秸稈綜合利用知識,促使秸稈在短期內腐熟,從而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提升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調查秸稈還田的效果,建立機械化覆蓋秸稈還田、直接還田試驗點,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普及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進一步使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改善。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要通過多種宣傳手段,宣傳秸稈還田的重要性和實際效用,以提高基層農戶的環保意識,充分展現秸稈綜合利用在利民增收、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方面的作用和影響。此外,還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給農戶傳授秸稈還田的相關技術知識,全方位指導秸稈綜合利用活動[4]。
4.3利用農作物秸稈發展材料工業
秸稈作為一種農副資源,不僅可以用于農業生產經營,在發展材料工業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這也是一種效果比較顯著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策略。例如可以將農作物秸稈纖維與水泥等添加劑進行混合,制作成性能較好的植物纖維水泥復合材料,在此基礎上還能加工成纖維漿柏,與樹脂等材料結合后可以生產密度較低的板材等。
農作物秸稈除了能夠增加土壤肥力以外,在材料工業領域也具有較大的利用價值。農作物秸稈還可以應用到酒精、包裝用品、一次性餐具的加工中,具有很高的環保利用價值。因此,相關農業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農戶、個人、企業等聯合發展多元化的秸稈產業,完善當地經濟發展結構,減少農業生態污染。
4.4利用農作物秸稈發電
秸稈發電是當前秸稈綜合利用與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工作中比較容易實現的方法,相比于煤炭資源等具有諸多優勢。農作物秸稈是一種可再生資源,燃燒秸稈所釋放的煙氣中有害物質較少,并且等量秸稈所產生的熱量約為煤炭的1/2,因此燃燒農作物秸稈發電具有排硫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等優勢,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以及大氣環境方面具有積極意義。除此之外,秸稈還能產生清潔能源沼氣,在農村使用沼氣可以非常顯著地改善當地生態環境,而且沼氣還具有高效性、經濟性、環保性的優勢。農戶通過秸稈生產沼氣供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煤炭和天然氣的使用量,有利于貫徹落實節能減排發展理念,秸稈生產沼氣后的殘渣可以作為有機肥料循環利用。因此,利用秸稈發電和生產沼氣都能提高秸稈的產出價值,降低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有利于在農村地區發展循環經濟。
4.5秸稈栽培以及畜牧肥料利用
為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效率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開展秸稈栽培活動是重要措施之一,即農戶在農業生產中剩余的秸稈材料含有豐富的木質素和纖維素,可以發展木耳、香菇等菌類的種植產業,使用農作物秸稈作為蛋白肥料可以顯著提高菌類生長質量。與農家有機肥相比,秸稈蛋白飼料更具環保性,在提高農戶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農作物秸稈的使用率,避免了環境污染,有效維持了農業生態平衡。因此,秸稈原料培養食用菌技術研究和推廣可以有效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的經濟價值。另外,農作物秸稈經過儲藏、氨化以及發酵之后,還可以作為畜牧養殖的主要飼料和家禽飼養的輔料等,而且經過氧化處理過后的秸稈原料所含的營養價值與燕麥相當,再通過微生物技術對秸稈進行處理,可以促進牲畜健康生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養殖成本,有利于提高畜牧經濟效益,在有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多元化、可持續發展。
5結束語
直接燃燒秸稈會對當地的農業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必須注重秸稈的綜合利用,加大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大力宣傳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利用農作物秸稈發展材料工業、農作物秸稈發電以及秸稈栽培利用等策略實現秸稈科學綜合利用,提高秸稈利用技術,充分維持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平衡,促進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韓金秀.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9(35):215.
[2]霍倫.農田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J].現代農業,2019(7):94.
[3]付麗霞,王晨霞,馬璟.淺談秸稈的綜合利用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6):79,81.
[4]李桂玲.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研究[J].鄉村科技,2019(13):109-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