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孫立剛,李英治
(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山東濟南250100)
摘要:本篇文章介紹了農作物秸稈利用的大致情況,分析了禁燒農作物秸稈的原因,指出了推廣秸桿綜合利用的現實價值和意義,具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解決措施,為合理利用結果提供了幾種有效的途徑,希望可以進一步的推廣秸稈綜合利用。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生物質資源非常的豐富,每年農村的農作物秸桿總產量噸數相當龐大,以往農作物秸桿主要是應用于燃燒、詞料、堆漚基肥,少部分也會用于建筑材料和其他的副業原料。隨著農業生產技術逐漸在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秸桿剩余量越來越多,焚燒秸桿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焚燒秸稈對于空氣環境來說污染力度比較嚴重,也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除此之外,這也是一種浪費資源的現象。
1我國作物秸稈的利用情況及焚燒原因
我國農民在應用秸桿的過程當中,相關的應用歷史是非常悠久的,以往農業的生產水平比較低,故此秸稈數量也是比較少的,秸桿的應用途徑主要是牲畜的飼養、墊圈、堆摳肥,其余所剩下的則是作為燃料使用。隨著農業生產不斷的快速發展,秸稈的數量越來越龐大,農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提高,剩下的秸桿數量越來越多,而農村用于燃燒的地方越來越少,這就使得農村當中聚集了大量的秸稈。與此同時,農民所應用的都是小農機耕田,沒有能力對大量的秸稈進行掩埋,但是秸桿不進行處理也會影響下一次的耕種,故此農民只好將大量的秸稈聚集進行焚燒。
2推廣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2.1加快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
對秸稈進行粉碎可以實現還田,以往農民也有這個想法,只是局限于現下的技術不能夠提供相應的設備,故此這個想法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將秸稈粉碎進行還田,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也能夠減少焚燒秸桿所帶來的空氣污染。加大力度推廣秸稈還田機械,國家有相關的惠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農業機械補貼的范圍,購置秸桿切碎裝置、還田機、打捆機等一系列配套設施。加強農機和農藝相關配套的技術研究,研究出更高水平的秸桿還田機械,為秸稈還田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除此之外,推廣秸稈機械化集成技術,以此可以進一步的增大環田的面積,提高機械化還田的整體水平。堅持秸桿還田,有利于培肥階段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后期所產生的效果也是比較突出的,能夠起到持續增產的積極作用。
2.2加大力度對無害化加工設備進行研發創新
加大力度開發生物質能,引進生物質混燃發電技術,建立秸稈固化成型加T站,加大力度開發秸桿固化成型加工設備,提升專業爐具整體的科技水平。通過提升設備的丁作效率,以此提高秸稈的利用效率,擴大固體成型燃料化利用的比率。將超微粉碎技術應用于秸桿粉碎設備當中,提高秸稈的利用效率,以便于后期可以進行更加充分的發酵,加快酶解化學反應速度。
2.3無害化加工利用技術
加快速度建立循環經濟體系,應用生物質轉化、能源轉化技術、食品安全技術、綠色清潔技術、廢物生物化資源環保技術,除此之外,加大力度對新設備進行研究與開發,通過進行綜合研究,攻克技術上面存在的難題。推廣農作物秸稈無害化處理技術,樹立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理念,加快速度建設循環經濟工程,積極引進技術開發新型設備,降低生產的總成本,從而可以提高秸桿綜合利用的效率,從根源上減少廢棄物的產生。研發設備使秸稈成為綠色的燃料,加大化學和生物T_程科學家對此進行研究的力度,降低秸稈成為綠色燃料的成本,通過將秸桿作為原材料進行微生物發酵,從而可以產生生物乙醇,以此可以減少其他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
2.4應用于秸稈建材
秸稈加工綜合利用的新途徑就是用于建材,通過對相應的配方進行合理的配比,可以產生一定的化學反應,使得桔桿可以成為填充料。秸桿建材整體的重量比較輕,在安裝的過程當中方便簡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震、阻燃的性能,并且造價成本比較低。秸稈得到合理的運用,可以成為建材、輕工、紡織優良的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木材、磚,長此以往就可以有效地節約大量的森林資源,與此同時還可以對耕地進行有效的保護:應用秸稈所做成的墻板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該材料的耐久性也屬于上乘,應用于建筑當中也具有良好的裝飾性能:在國際上許多發達的國家,已經把秸桿所建成的建筑材料用于代替瓷磚和木板,將這些秸桿材料廣泛地應用于建筑行業。經過技術的加工和處理,秸桿也能夠制作成人造棉,也能用于生產木糖醇、酒,除此之外,也能用于生產人工纖維。
3結語
隨著農業生產技術逐漸在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秸稈剩余量越來越多,焚燒秸稈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為了進一步的推廣秸桿綜合利用,需要提高相關機械設備的技術水平,以此可以為秸桿綜合利用推廣作為強大的技術支撐,有效實現秸桿綜合利用的推廣工作。
參考文獻
[1]秦國偉.農作物秸桿綜合利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2).
[2]陳學文.談農作物秸桿的綜合利用m.農機使用與維修.2018(9).
[31王曉宇.產業化利用描繪秸稈處理“藍圖”[N].中國農機化導報,2018-12-17.
[4]呂銀玲.秸桿發電“叫好”更要“叫座”[N].中國能源報,2018-8-17.
|5]郝春天,戴峰,杜智.秸桿綜合利用機械化作業模式[J].農機科技推廣,20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