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丹,馮丹,董仕寶
(空軍勤務學院,江蘇徐州221000)
摘要:為了避免徐州市秸稈生物質能項目的盲目發展,需要對秸稈資源進行評估和全面規劃。本文利用層次分析法對徐州市秸稈生物質能的利用方案進行綜合指標評價,得到各層次的排序,得出徐州市在未來幾年應該重點發展秸稈發電和秸稈還田項目;最后根據徐州市秸稈生物質能利用方案的評價結果,從政策扶持、技術研發和統籌規劃三個方面提出了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的措施建議。
1研究意義及目的
徐州市是“煤城”,據有關專家估計,按目前開采進度,20多年后,曾經的“煤城”將可能面臨無煤可挖,資源枯竭的境地,新能源成為徐州市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徐州市新能源產業主要分布在太陽能光伏、生物質能和風能三大領域,其中生物質能發展利用前景廣闊,而秸稈是生物質能中可以高效利用的資源之一。徐州市的主要糧食作物稻谷、小麥、玉米、油料、棉花等,年產量約300萬噸,按谷草比測算,秸稈年產出量約450萬噸,大約相當于225萬噸煤炭。利用好生物質資源是徐州市社會經濟和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為避免項目的盲目發展,造成秸稈生物質能資源的惡性競爭,需要對秸稈資源進行評估和全面規劃。以便為徐州市實際制定秸稈生物質能資源發展目標,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也可為投資者提供判斷資源開發利用的可能性和技術經濟可行性。[1]
2徐州市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方案的評價
2.1徐州市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方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徐州市比較典型的秸稈綜合利用方案有4種:
(1)秸稈發電;(2)秸稈氣化;(3)秸稈還田;(4)秸稈工業原料利用。
將秸稈綜合利用方案作為層次分析的目標層次(A);將四種處理方案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環境可行性和政策可行性作為層次分析的目標評價準則層(B);評價準則層的子系統即四種處理方案的各項指標作為層次分析的次準則層(C);四種處理方案為層次分析的方案層(D)。建立的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方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圖如圖1所示。

2.2層次分析法在徐州市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方案
根據徐州市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方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專家調查打分法,確定各層次元素的判斷矩陣,并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到各層次的排序。
2.2.1指標層各指標的總權重值計算
由表1中指標層各指標的總權重值可以看出,在徐州市眾多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方案的影響因素中,公眾認可度C13,土地占用量C12,自然條件C10,回報率C7,投資費用C5分列前五位,是技術建設和實施時主要考慮的因素。

2.2.2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層次總排序即各種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方案相對于總目標的排序情況。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各種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方案的排序如下:D1秸稈發電具有最高的權值,D3秸稈還田次之,其次是D2秸稈氣化,D4秸稈工業化利用權值最低,所以在未來幾年,徐州市的重點發展項目是秸稈發電和秸稈還田。
3徐州市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的措施建議
3.1政策扶持
制定政策,加大投入,鼓勵和扶持秸稈生物質能的綜合利用。在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過程中,秸稈作為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成為萬眾矚目的重大課題,一直是國家大力支持的重點開發項目,享受國家多項政策支持和稅收優惠[2]。
針對徐州市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的不同環節和不同途徑,財政部門應制定扶持政策,對秸稈相關企業實施補貼。金融部門要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政策性貸款的扶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對購置農機具、收貯秸稈等給予貸款支持。國土部門要對秸稈發電用地、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建設用地以及秸稈氣化站用地給予支持。
3.2技術研發
加強技術研發,不斷創新,提高支撐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整合資源,形成以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創新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適合徐州市的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方案,力爭在秸稈還田技術、秸稈焚燒發電技術、秸稈氣化技術、秸稈工業原料技術、秸稈沼氣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經濟實用的集成技術。
加強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因地制宜,完善技術模式,積極推廣各種適用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針對徐州市的自然條件、作物品種以及種植模式等特點,在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技術模式集成、創新實驗研究,探索新的技術組合。在秸稈生物質能處理上爭取有新的突破,努力形成成本低、效益好、群眾易接受的秸稈生物質能處理利用的模式體系,為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3]。
3.3統籌規劃
科學規劃,分類指導,發揮好典型示范作用。根據徐州市農業經濟等實際情況,制定出秸稈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的中長期規劃。不同地區的綜合條件和經濟水平不同,規劃應充分考慮把外部推動和農民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統籌考慮,統一安排,以便逐步形成區域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的經營格局,合理布局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提高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
4結論
為了避免項目的盲目發展,造成秸稈生物質能資源的惡性競爭,需要對秸稈資源進行評估和全面規劃。開展秸稈生物質能資源調查與評估,查明秸稈資源的數量、質量和利用量,確定秸稈生物質能資源的可利用程度和經濟開發價值。以便為徐州市實際制定秸稈生物質能資源發展目標,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也可為投資者提供判斷資源開發利用的可能性和技術經濟可行性。
參考文獻
[1]馮蕾,江蘇省秸稈資源評價與規模化能源利用發展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12.
[2]張翠玲,段巍巍,河北省秸稈資源化能力的評價與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6.11.
[3]毛曉丹,2002-2011年湖北省農業資源循環再利用評價研究[J],經濟視野,201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