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李玉娜,杜雅琴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鄭州450002)
摘要:某2×12MW生物質電站煙氣脫硝標準不達標,對其進行系統改造分析,設計改造為差速流化床鍋爐,SNCR脫硝系統可不做更換,大大降低投資費用。同時在引風機出口增加1套臭氧脫硝裝置或NaClO2/NaClO脫硝裝置。對2種脫硝方案的工藝流程及改造經濟性等進行對比后,本次脫硝改造推薦采用NaClO2/NaClO脫硝方案。
引言
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用于供熱、發電等方面的生物質鍋爐已具有很大規模,而且容量較小、形式多樣。但由于生物質中所含氮元素相對較高,在燃燒過程中燃料氮會轉化為氮氧化物(NOx)造成霧霾、酸雨等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生物質鍋爐主要通過煙氣脫硝的方式減少NOx排放。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經濟,某生物質發電廠擬對2臺機組進行脫硝系統減排改造,改造后煙氣排放要達到NOx排放質量濃度不高于100mg/Nm3[1]。
1現有鍋爐及脫硝系統
1.1鍋爐及脫硝系統基本參數
鍋爐為濟南鍋爐廠的75t/h中溫中壓自然循環聯合爐排鍋爐,鍋爐采用單爐膛、室外布置、固態排渣、全鋼結構、底部支撐、上部懸掛結構鍋爐。一、二次風量各占空氣量的60%和40%,一次風為爐排間隙通風,爐排下部是風室。鍋爐主要燃料是農作物秸稈,另外可摻燒木片、樹枝等。鍋爐及燃料主要特征參數如表1和表2所示。

1.2現有脫硝系統方案
脫硝系統設計選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煙氣脫硝工藝[2],采用爐內噴氨方式將質量分數為20%氨水噴入爐膛。脫硝裝置入口煙氣NOx含量按200mg/Nm3設計,設計脫硝效率逸50%,NOx排放質量濃度不超過100mg/Nm3。
電廠現有脫硝還原劑為質量分數10%的氨水,在氨水儲存與制備系統中作為還原劑的氨水,經過計量分配裝置的精確計量分配、輸送到爐前SNCR噴***處,氨水在輸送泵的壓力作用下,通過噴***經過空氣霧化后,以霧狀噴入爐內,與煙氣中的NOx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氮氣,從而達到去除NOx脫硝目的。
SNCR裝置通過布置在鍋爐爐墻上的噴射系統,先將還原劑噴入第1個反應區(鍋爐爐膛為反應器),在850~1250℃高溫下,還原劑與煙氣中NOx發生還原反應,將煙氣中NOx還原成N2和H2O,從而實現脫氮。主要反應如下:
NOx+NO2+2NH3→2N2+3H2O(1)
4NOx+4NH3+O2→4N2+6H2O(2)
另外,燃燒過程中影響NOx生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爐膛溫度、氧氣濃度和停留時間,過量空氣系數越大,則生成的NOx就越多。
1.3現有脫硝系統效率
通過熱力試驗分析該鍋爐SNCR脫硝分別采用氨水和尿素作為脫硝還原劑時在不同溫度下效率如表3所示。

以上只考慮單層噴***的溫度與效率關系,在實際脫硝方案中會在爐膛布置多層噴***(一般為2層),噴***層可以根據爐膛溫度的變化進行切換或者調整,通過每層***的還原劑的流量來適應鍋爐負荷與溫度變化,保證鍋爐負荷在60%~110%之間變動時,脫硝效果滿足排放要求。
由表3可知,SNCR脫硝效率在850℃以上可達到60%,在900℃達到最大值。而溫度低于750℃時,鍋爐初始NOx排放又會低于120mg/Nm3,在正常條件下,鍋爐的NOx在采用SNCR脫硝時均能滿足NOx排放不高于100mg/Nm3。但現在脫硝裝置入口煙氣中NOx質量濃度最高達到220~230mg/Nm3,NOx最高排放質量濃度達到110~140mg/Nm3,同時除塵器腐蝕嚴重,漏風較多,煙囪入口氧含量超過10%,使NOx濃度值過高,達不到排放要求(≤100mg/Nm3),因此需要改造。
2脫硝改造方案
2.1脫硝改造分析
電廠鍋爐主要的低氮燃燒技術如表4所示。本次鍋爐改造充分利用現有成熟的低氮燃燒技術[3-4],并對鍋爐及除塵器做好密封,降低漏風,同時合理配風。在鍋爐本體改造時根據電廠燃料進行優化,降低飛灰可燃物含量及煙氣含氧量,同時控制復合爐排鍋爐爐膛溫度穩定在最佳反應溫度內(850~950℃)等方法,提高脫硝效率,滿足煙氣NOx排放不超過100mg/Nm3。

本次改造擬采用差速流化床鍋爐或循環流化床鍋爐方案[5],由于循環流化床鍋爐煙氣NOx生成量較低,現有鍋爐NOx排放均可保證不高于150mg/Nm3,從源頭減少了脫硝壓力。
根據電廠已有的SNCR脫硝系統,如果改造為差速流化床鍋爐,SNCR脫硝系統可不做更換,更換循環流化床鍋爐時,只需要拆掉原有的鍋爐脫硝噴***等脫硝系統設備,并重新安裝在循環硫化床鍋爐即可,可大大降低了脫硝的投資費用。
2.2改造方案對比
當前,對現役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勢在必行,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成熟,可供選擇方案較多。本次改造考慮在引風機出口增加1套臭氧脫硝裝置或者NaClO2/NaClO脫硝裝置,下面2種方案進行對比。
2.2.1臭氧氧化法脫硝[6-8]
臭氧脫硝旨在脫除煙氣中的NOx,臭氧煙氣脫硝的原理是用氧化劑將NOx氧化成NO2,生成的NO2再用水或堿性溶液吸收,從而實現脫硝。
煙氣中NOx的主要組成部分是NOx,臭氧的高級氧化作用可以達到脫除效果,而且煙氣中的其他有害氣體也可以脫除。臭氧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可以將煙氣中不易溶于水的NO氧化成NO2或更高價的NOx,然后以相應的吸收液(水、堿溶液、酸溶液或金屬絡合物溶液等)對煙氣進行噴淋洗滌,使氣相中的NOx轉移到液相中,實現煙氣的脫硝處理。脫硝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臭氧脫硝過程中NO的氧化機理比較復雜。在實際試驗中,可根據低溫條件下臭氧與NO的關鍵反應進行研究。
低溫條件下,O3與NO之間的關鍵反應如下:
NO+O3→NO2+O2(3)
NO2+O3→NO3+O2(4)
NO3+NO2→N2O5(5)
NO+O+M→NO2+M(6)
NO2+O→NO3(7)
在典型煙氣溫度下,臭氧對NO的氧化效率可達84%以上,臭氧法氧化生成的高價態N2O5極易溶于水而生成HNO3,需要進一步地吸收,常見的吸收液有Ca(OH)2、NaOH等堿液,反應生成NaNO3、Mg(NO3)2等無機鹽。有研究一種臭氧低溫氧化脫硝工藝及系統,通過臭氧分布器將臭氧發生器中產生的臭氧噴入煙道中,煙道出口與洗滌塔連接,使煙道中的臭氧和煙氣混合氣體進入洗滌塔中,被臭氧氧化的NOx在洗滌塔中被水或堿性溶液吸收形成無機酸或無機鹽。也有試驗利用吸收液將高價NOx還原成N2后直接排入大氣中,如采用Na2S和NaOH溶液作為吸收劑,NOx的去除率高達95%,但存在吸收液消耗量大的問題。
采用臭氧氧化法脫硝法,需要增加的主要設備如表5所示。

2.2.2 NaClO2/NaClO氧化脫硝[9]
NaClO2/NaClO氧化脫硝在國內多家電廠已經投運,排放均能滿足環保要求。煙氣系統由原煙道、脫硝塔、除霧器、凈煙道及其輔助設備組成。從鍋爐引風機出口引出的煙氣,通過原煙道進入脫硝塔。在脫硝塔內凈化,經除霧器除去水霧后,通過凈煙道通過煙囪排入大氣。
反應過程如下:
1)氧化反應:煙氣與噴嘴噴出的循環漿液,在吸收塔內有效接觸,循環漿液氧化NOx,反應如下:
2NO+ClO2+H2O→NO2+HNO3+HCl(8)
2)中和反應:氧化產生的SO2、NO2在吸收塔內,被煙氣中的堿性吸收劑漿液所吸收(以堿性吸收劑采用NaOH為例):
HNO3+NaOH→NaNO3+H2O(9)
2NaOH+2NO2→NaNO2+NaNO3+H2O(10)
2NaOH+SO2→Na2SO3+H2O(11)
NaClO2/NaClO脫硝工藝系統的具體配備設備清單如表6所示。

2.3方案選取
根據本項目原有脫硝系統運行情況及脫硝場地情況,本著盡量減少建設投資及運行費用,綜合考慮造價水平和改造經濟效℃,對比2種脫硝系統工藝的優缺點綜合評價。在典型煙氣溫度下,臭氧對NO的氧化效率可達84%以上,在利用水吸收尾氣時,NO的脫除效率達86.27%。但臭氧脫硝工藝會有較多的氧氣生成,造成煙氣排放氧含量增高,NOx排放濃度值也會相應增高。同時電廠煙囪后側位置狹小,在本廠臭氧發生器需要新建1座房子,位置受限。同時吸收過程產生的酸性廢液難以處理、對設備要求高等問題難以避免。
NaClO2/NaClO脫硝方案[10]吸收效率高,裝置可靠性高;噴霧粒徑小,吸收漿液表面積大;液氣比小,裝置省電,循環泵直徑少,線速度低,使用壽命高;堿性吸收劑加入到循環漿液箱,進行雙pH值運行,保證了深度凈化的目標;同時能適應鍋爐40%BMCR和110%BMCR工況之間的任何負荷;另外本濕法吸收裝置無需重新改造,在保證供應脫硝氧化劑的情況下,具有脫硝效率可任意調節的功能。鑒于此,本改造推薦采用NaClO2/NaClO脫硝方案。
3結論
隨著國家對污染物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格,燃煤電廠煙氣脫硝改造勢在必行。脫硝技術改造對于不同電廠應因地制宜,本文結合該廠現有的SNCR脫硝現狀和基礎上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2種改造方案,通過技術、經濟對比分析后,選擇NaClO2/NaClO脫硝方案。該方案優點如下:
1)脫硝效率高,吸收劑成本低;
2)操作易于自動化控制,負荷適應能力強;
3)綜合成本低,初投資少。
參考文獻
[1]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
[2]周建強,高攀,董長青,等.生物質鍋爐脫硝技術及工程應用[J].熱力發電,2018,47(10):1-5.
[3]苗強.脫硝技術的現狀及展望[J].潔凈煤技術,2017,23(2):12-19.
[4]鄭志坤.燃煤電廠NOx控制技術探究[J].能源研究與管理,2017,27(2):107-109,113.
[5]許超.基于CPFD方法的140t/h循環流化床鍋爐低氮燃燒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9.
[6]羅香鑾,劉全輝.鄒新生物質鍋爐臭氧脫硝技術的應用[J].環境與發展,2019,31(3):80-81.
[7]張建平,萬凱迪,王榮濤,等.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臭氧脫硝試驗研究[J].環境工程技術學報,2019,9(1):8-13.
[8]張利波,劉佩希,張椰,等.220t/h煤粉鍋爐臭氧氧化NOx超低排放試驗研究[J].潔凈煤技術,2019,25(3):105-109.
[9]胡月琪,郭建輝,孔川,等.NaClO2濕法氧化脫硝污染物排放特征與監測方法研究[J].生態環境學報,2018,27(9):1706-1715.
[10]趙遼寧.NaClO/NaClO2復合溶液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實驗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