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蕾1,王慧2,王海祥1,郭思佳1,周爽1,欒積毅1,楊美玲1,劉向東1
(1.佳木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黑龍江佳木斯154007;2.佳木斯市潛興農業機械研發有限公司,黑龍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我國的社會經濟經過長期的發展,已邁向一個全新的層次。但伴隨著經濟發展進步而來的能源短缺問題,已成為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制約因素。提高資源利用率、發展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過程中,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本文對生物質發電用秸稈打捆機的重要意義以及設計方案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為我國生物能源的發展提供更多有用的建議。
隨著我國農業工業化的發展,在農業生產活動中逐漸使用具有各種農用機械來代替人工勞動,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其中,打捆機的應用,使秸稈的粉碎和打捆工作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勞動量更少,工作效率更高,同時利用秸稈作為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進行生物質發電成為新能源開發的重要項目,并且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1秸稈打捆機的技術原理
要利用秸稈實現生物質發電,就要解決秸稈儲運問題以及資源過于分散的狀況,就需要將分散的秸稈進行打捆,以方便運輸和儲存;同時還能夠將分散的秸稈集中起來,為生物質發展收集充足的資源。秸稈打捆的工作量龐大,僅靠效率較低的人工難以完成,需要使用工作效率更高、功能更加完善的打捆機來實現在對秸稈的科學處理及打捆,從而為生物質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1]。
秸稈之所以能夠用于生物發電,是由于其具有獨特的物理特性。秸稈的結構是中空節硬,因此,在燃燒的過程中能夠大量蓄熱,而且由于具有較大的反彈性,因此堆放密度小,對于囤積和管理都非常方便。通過外界的壓力能夠使秸稈的堆積密度增大,堆放體積減小,但由于在壓縮體積的過程中,秸稈的反彈力也在加強,因此需要經過不同工序的處理,才能夠對秸稈進行有效的壓縮。
利用機械對秸稈進行壓縮打捆,能夠有效地利用機械結構運作過程中工作平穩、持久的特性,而且由于機械的速度規格,還能夠對秸稈提供外加壓力,再結合一定的優化手段,設置壓扁、預壓、主壓等工序手段,特別是將機械與液壓相結合的方法完成對秸稈的壓縮堆積,再將秸稈按照一定規格進行打捆。
我國是農業大國,擁有龐大的農業人口。農業是我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產業。提高對秸稈的利用率,將新能源技術與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秸稈結合起來,利用秸稈進行生物質發電,不僅對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作為可再生資源,利用秸稈進行發電,能夠有效地解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資源缺乏的問題,而且對生物質發電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有著積極意義。還能夠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減少過度消耗,節省資源,對促進我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秸稈打捆機的設計方案
秸稈打捆機的設計與其性能息息相關,更對能否做好秸稈打捆工作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對秸稈打捆機的應用以小型設備為主,這主要是受到我國當前農業生產環境和客觀條件的影響。在我國被廣泛應用的小型秸稈打捆機主要是采用機械和液壓壓縮2種工作模式。而在大型設備的應用上,隨著我國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有了一定的新改進,普遍采用液壓的工作方式。但這種方法由于不夠穩定,工作可靠性不高,不利于秸稈打捆成型,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和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以改進我國農用設備的現狀,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和進步。
對秸稈進行打捆處理,主要步驟有輸送、壓扁、預壓縮、主壓縮以及穿繩等。輸送步驟主要是利用輸送帶,將秸稈以整稈形式輸送到指定地點,然后進行壓扁工作。
在預壓縮步驟中,需要由打捆機的機械式與液壓式結構進行雙重作業,從而提高秸稈成捆的排列密度,再由壓縮缸的推力作用,對秸稈進行高密度壓縮,使其有夠按照一定的規格形成方捆。在進設計時,需要重點考慮壓扁設備的可靠性和實用性,特別是經結合力學推算材料強度,以達到壓扁工序的要求。
3結語
打捆機的應用,對生物質發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實現生物質發電的重要前提條件。因此,在設計打捆機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和知識理論,提高各個部件的結構性能,從而優化秸稈打捆技術的生產效率,同時提高打捆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節省工作成本,為我國用電資源以及新能源的開發做好基礎保障工作,促進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騰飛。
參考文獻
[1]孟憲文.生物質發電用秸稈打捆機的意義及設計方案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5):1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