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意
(凱迪陽光生物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湖北武漢430000)
摘要:指出了在生物質能源急速發展的當下,生物質原料問題日益凸顯,系統地闡述了凱迪德安生物質電廠運營后周邊地區林業發生的變化,并對此進行了系統地分析總結,以期推動完善林業產業發展,更好構建林業產業和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循環體系,為發展完善林業產業鏈提供參考。調查分析結果表明:生物質電廠運營后周邊地區林業市場活躍度上升,林地價值增大,加大了地區林業經營競爭烈度,催生了林木生物質燃料產銷鏈條,有效地促進了林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同時因林木生物質燃料采收效益也帶來系列過熱化林政負面問題。隨著電廠運營時間推進,負面效應逐步上升,提出了應盡早制定林業產業及生物質能產業戰略布局規劃,消除負面效應,促使林業產業和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循環系統的形成,完善林業產業鏈。
1引言
生物質能源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被廣泛認為能夠有效緩解能源危機,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1]。近年來,為應對能源危機和提高環境質量,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示范和推廣[2]。林木生物質能[3]作為林業產業鏈和生物質能產業鏈的共同部分,發揮著重要的紐帶聯系作用,依托林木生物質能,構建生物質能產業及林業產業發展循環體系是解決生物質電廠原料來源問題[4~6],推動林業產業發展升級的重要路徑。
2生物質電廠運營對于周邊林業的影響
2.1林業市場方面
生物質電廠運行需要大量的生物質燃料,德安凱迪生物質電廠年生物質燃料需求量約為30萬t,林木生物質燃料是其中重要的組成成分,電廠運營后,以往林業產業活動產生的木質廢棄物變得有價值。自德安生物質電廠2016年11月運行后,電廠給予林木生物質燃料碎料收購價約為280元/t(根據碎料質量上下有所浮動)。以德安電廠每年在德安約7萬t的林木生物質燃料收購量計算,產值為1960萬元。近兩千萬產值催生了德安林木生物質燃料產銷鏈條,對周邊地區整個林業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給整個林業注入巨大活力。電廠運營后周邊地區林地開發活動明顯活躍,林業市場行情普遍上揚,林地開發積極性升高,林地價值增大。
以凱迪德安林場流轉的5.6萬畝林地資源調查情況分析,自2008~2016年,公司流轉林地農戶毀約侵占率總體約為3.1%,2016~2017年林地資源清查發現侵占率上升了約5%。2018年上半年德安生物質電廠發生債務危機,電廠暫停收料后,林地侵占率基本未有再上升。
侵占率的上升和穩定表明電廠運營對當地林業市場活躍度施加了正向影響,間接提升了林地的經營價值,農戶認為現有的林地價值高于現有的流轉費標準,這直接增大了林地經營競爭的烈度。
侵占率=農戶侵占開發的流轉林地累計畝數÷林地總流轉畝數×100%。
2.2林地資源開發利用方面
電廠運營后極大的促進了當地林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特別是林木生物質燃料存量較為豐富的灌木林地、疏林地、小喬木林地清山后的再造林現象尤為普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林木生物質燃料產銷產生的經濟效益帶動。電廠運營前,新造林清山整地需要給予工程方每畝幾百(根據清山整地的具體要求定)不等的造價;電廠運營后,清山整地變為視林木生物質燃料存量多少工程方給予造林方一定的燃料采收補償價款。這一進一出,使造林變得有利可圖。
以普遍的存量為3t左右林木生物質燃料林地新造杉木林為例分析:電廠運營前造林方給予清山方約400元/畝的清山費用,運營后,造林方收取林木生物質燃料采收的清山方20元/t共計60元/畝的林木生物質燃料采收費。一出一進等于造林方的造林清山整地程序受電廠運營影響掙了460元/畝。
電廠運營后還促進了林業加工剩余物的再利用,增大了部分有林木生物質燃料剩余物產生的林業產品加工企業如木材初級加工、竹制品加工、油茶加工等企業的利潤空間,拓展了林業產業鏈條。
2.3林政方面
由于生物質電廠運營帶動的林木生物質燃料產銷產生的經濟效益,周邊林地開發進入唯利是圖的無序階段的趨勢,客觀上造成毀林開墾現象的頻發,甚至有盜采等負面現象出現,隨著電廠運營時間的推進,負面現象不斷增多有呈現愈演愈烈態勢。但與此同時,受此經濟效益帶動一些如松材線蟲病防治、殘次林改造等項目大為受益,大大降低了推行成本。
3分析總結
生物質電廠對于周邊林業產業發展總體呈現正向促進作用,但是如果不加以提前戰略規劃、合理布局產業結構,其負面效應將被放大,隨著時間的推進,現有的存量林木生物質消耗殆盡,生物質電廠無法有效持續的得到林木生物質原料,生物質能源產業和傳統林業產業將面臨無法互利、相互割離,無法有效融合入完整的產業鏈條的局面。這對于電廠和當地林業的長期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
電廠方、當地主要林業產業經營方及當地林業主管部門都應該警示這個問題,特別是德安生物質電廠,因農業廢棄物收集的困難,其在本地的農業廢棄物來源幾乎為零,大部分的生物質燃料靠外省調運,長期以往,勢必加大其獲得原料來源的難度和成本。電廠運營前應對當地木質生物質燃料有準確的把握,運營后應合理規劃收購來源及價格,保持原料來源的穩定,實現長期持續的良性發展。
當地林業產業經營方應看到生物質電廠運營帶來的產業經營機遇,并正視其帶來的流轉費增加、行業競爭烈度加大的問題,合理調整林地流轉模式、流轉單價等成本因素,實現林農互利,保障農戶應有利益,建立和諧的林農合作關系。同時在有條件時,把經營方向積極向生物質能源產業靠攏,通過生物質電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盈利空間。
作為電廠當地的林業主管部門,應該重視電廠運營對林業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盡早布局規劃本地林業產業結構,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利用電廠為林業發展帶來的契機,制定合理的政策,加以引導,規避改善不合理的地方,整合整個產業結構,推進林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實現林業產業升級。同時幫助生物質電廠拓寬林木生物質原料來源渠道,并保持其穩定,將生物質能產業有效整合進入林業產業鏈,構建生物質能源和林業發展循環體系。
參考文獻:
[1]趙曉姝.林業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前景和利用對策[J].綠色科技,2017(10):160~161.
[2]錢能志.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現狀與潛力[J].化學工業,2007,25(7):1~5.
[3]張蘭,張彩虹.林木生物質能源發展研究綜述[J].經濟問題探索,2012(10):186~190.
[4]高柱,馮敬,余發新,等.林業生物質能源發展趨勢及現狀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4):2126~2128.
[5]張蘭.中國林木生物質發電原料供應與產業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0.
[6]孫鳳蓮,杜巍.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中的產業體系建設進展與評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4):8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