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方法優選原則,垃圾能源化利用,相比于填埋處理是更優的處理方式。相比集中填埋式垃圾處理,分布式廢棄物能源化技術是一種成本更低,更環保的處理方法。其特點是通過垃圾分類細化,就近收集處理,通過特有的生物質氣化技術,比垃圾填埋場產氣更高效、快速,供應冷熱電聯產機組運轉,結合環境能源、太陽能利用等滿足建筑供熱、空調和電力部分需求。同時減少垃圾運輸和集中垃圾處理廠的投資規模。
傳統集中式垃圾處理與分布式能源化處理的簡要差別。根據垃圾的成分,分布式廢棄物能源化處理過程可有效將廚余、紙張、植被、污泥等含有水分的物質轉化為有用的能源(生化處理),也可將塑料、紡織品和破碎的輪胎等進行轉化(化學轉化)。還可以將垃圾中的玻璃,金屬等成分分離回收。目前此類技術對成分比較單一的垃圾處理效果較好,對成分復雜的垃圾處理,仍需要在分類和處理方面進行攻關研發。上述處理后的垃圾成分有些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產生的氣體能源和直接通過冷熱電聯產技術等進行轉化利用。通過與燃燒和環保專業合作,可以實現清潔燃燒,燃燒后的產物通過特殊處理實現環境影響最小化。
節能減排和社會經濟效益
根據估算,生活垃圾運輸加集中處理費用假定100元/噸,采用分布式廢棄物能源化處理技術,可促進垃圾分類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部分資源的回收利用,估算大約能占垃圾總量的5%;另外,規模化采用分布式垃圾能源化處理技術,全市生活垃圾集中處理量和交通運輸量有望減少60-70%。
分析表明,傳統集中式垃圾處理,如填埋,堆肥和焚燒成本中,運輸成本大約占30-50%。采用分布式垃圾能源化處理技術,估算可降低生活垃圾綜合處理成本20-35%。由于分布式能源化處理還能產生電力、提供建筑供熱、空調和除濕等額外產品,相比于傳統集中填埋方法,不考慮設備初投資增加因素,綜合處理成本可降低達80%。 |